曆史上代表著當時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革命先驅堅決抵抗外來侵略,就曾在這個地方把‘日自己國’的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一舉收複了被占領的大好河山。
漕現是個極具曆史紀念意義的地方。明清朝時期的皇權禦花園、王公貴族的庭院裝飾多選用此地的上好牡丹。
但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這片碩果僅存的“人間淨土”也遭到了肆意踐踏。
在毫無章法、寅吃卯糧、斷子絕孫式的掠奪性開發中,一個“人人種牡丹,家家留仙子”的權利號召被當權者推陳出新。
一批又一批的牡丹市民和牡丹市農民,尤其那些一心想靠牡丹發財的投機客們,用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蠱惑了廣大的群眾參與到牡丹種植之中。
怎奈溫飽都得不到解決的牡丹市民們百孔千瘡。在當地政府的大力號召之下,以他們口口聲聲是為了發展經濟、造福百姓的冠冕理論支持之下。
農民們種植出來的牡丹,一畝地僅可賣出三四百元錢。直到如今,還有大批的百姓不顧餓肚子的危險,冒然的種植牡丹。
如此一來,富得當然是當權的官員,與聯合官員們賣牡丹苗的牡丹收購公司。高價的苗木,長成後竟不值個苗錢,倒黴的自然是廣大的百姓。
如此一來百姓的生活依然像幾十年前一樣貧窮,甚至更窮。現在的漕現依然還是國家級五十個貧困縣之一。
更有甚者,這幾年,連我們偉大的書記大人也獲知賣牡丹苗是塊豐腴味美“唐僧肉”時,可想而知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紛紛聞腥出洞、蜂擁而至。
可憐的牡丹之鄉竟然成了他們吸食百姓骨髓的栽培基地、你賣我也賣,在這片牡丹大地上,牡丹苗如雨後春筍般地崛地而起。
那以次充好,高出幾倍價格的苗木收入便是財源滾滾、衣滿缽滿。那麼,這麼巨大的苗木收入都到哪裏去了呢?
總之,害的還是當地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竟然比幾十年前更加貧困、可憐與無助。
孩子們的失學、輟學現象居高不下。衣不裹體,食不飽腹。(圖畫老鴉屯的瘋婆子徐,拖兒帶女多次上訪睡在街頭路邊。)試問當地的當權者們:
你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一個以掠奪百姓裹腹的糧食發展而人為虛構出來的經濟能持續嗎?
一個用假苗換取群眾吃食的錢財能花的心安理得嗎?你們隻有自食惡果,終究逃脫不了自己的責任!
須知,沒有什麼人可以敢牛謬天下之大不為。可以說在牡丹市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就沒有未來。
今天,周亞生這個縣太爺之死真是一個笑話,究竟是同僚間政敵的殘酷謀殺?是上頭保護傘的黑心滅口?還是江湖義士的挺身鋤奸?
在信息不透明的現行體製下,當地百姓議論紛紛、一番猜測是免不了的。但願當地警方盡快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來,以熄滅天下的洶洶眾口。
嗚呼,周亞生,死就死吧,但願你的死是老天爺對那些“吃群眾肉、喝群眾血”的當政者們的一個警示。
我雖然極不情願用此等尖酸刻薄的話來調侃死者,但籠罩在他周圍並且無處不在的那些實事,實實在在的擺在我們每個國人麵前,並且是不得不讓我們麵對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