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
“上次去省裏我遇到過他,可惜,交往平平。”
“市長,其實我可以問問肖叔叔,他一定有辦法。”
“是呀老趙,讓王浩問問吧?”
“不可。哎,我做了五年市長了,這個書記必須要自己來爭取。如果我成功了,你們都知道結果,如果失敗了,我早晚還會是書記,不過也隻是書記,就到頭了,也會在書記位上退休了。俗話說心有多大,思想就有多大,我們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呀。”
我怎麼辦?趙譽剛搖了搖頭,這樣的事情總歸還是要努力爭取,可是自己終究人脈平平。如果這屆書記拿到手,那麼四年後的自己可以去省裏嗎?再四年呢?自己還有幾個四年?
“就像點背不能怨社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鄧立化哈哈大笑,他知道,越是簡單的問題越複雜,看是一步之遙,其實其中的艱難誰會知道?如同自己的副局邁入正局,業績有什麼用?名聲也隻是一個說詞。
“君子之交淡若水,趙市長,其實我認為你是個好官,不光我,就是我們酒店的人都有這種想法,你不想去求王浩的叔叔,但是你想過嗎?如果你不做這個市委書記,或是這次是別人得了先機。那麼要是來一個強勢的市委書記,一個有極大後台腐敗的市委書記,不顧及百姓的市委書記,那我們的Y市會是怎樣的情況,您辛苦奠定的基礎還不是拱手讓人。我不知道你們當官的怎麼看,怎麼想,可是我隻懂我們百姓怎麼認同,怎麼理解。”
“我不知道,我隻是個小警察,但我知道君子之交淡若水是出自《莊子·外篇·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淡以親:指淡泊但心地親近。甘以絕:指小人之交囡過於甜蜜因而往往斷絕。”
“是呀,何為君子?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個‘命’就是生命的本體,就是‘道’,也是所謂的‘天命’。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強不息與天同健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所謀何事?所憂何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君子之交是心與心的交流,是一種天地共存的默契,如絲縷般交織在一起。當俞伯牙依水將瑟瑟琴聲幽饒山穀的時候,於江之上的鍾子期聽得如癡如醉。那麼深奧又玄妙的的琴聲,竟被巧妙的領悟。這就是心與心的交流,這就是知己。所以當鍾子期去世後,俞伯牙斷琴宣誓,不再彈琴。缺了知己,缺了心與心的交流,還撫琴與誰?我們就像三劍客,就是拚搏自官場的孤單俠士,我們有毛病,但是我們有一顆赤誠的心,最少我們知道做官還是要為了百姓,不光是自己的私利。 ”
鄧立化不由得感概萬分,長篇大論。交流如水,緣古至今,奔流不息。交流如茶,淡而清香,愈漸愈濃。
王浩深深地感慨著鄧局長剛說的話,他明白他的意思,如果幫助趙市長上位,不光幫的是自己,還有Y市的人民,廣大的群眾。
現在也隻有自己有這個探聽與幫助的條件,隻有自己可以讓他們依賴。
“王浩,我決定了,你、、、、、、”
王浩急忙打斷了趙譽剛的話
“趙叔叔,不要說了,我明白,我一會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