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色的盾牌(2 / 2)

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還記憶猶新,在車上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發現陽曲縣成了一片廢墟,大原幾十年來也沒有發生過這麼大的地震;老聽新聞報道說哪哪發生了6.幾級地震,造成多少多少房屋倒塌,多少多少人死亡,聽說有5.9級的時候大家都慌了,尤其有親戚在陽曲的更是一路上焦躁不已。

安居已久的政府部門,在災難麵前顯得措手不及,應對的無疑是慌亂的,天下太平的時候職位排名是最重要的,發生事故的時候追究的是領導責任,人民群眾平時並不值錢,可一旦和天災掛上了勾,也就等於和帽子掛上了勾,市府所有的烏紗帽放在一起,都重不過數萬受災的老百姓,這個時候他們是真的急了,沒人敢把這事兒當玩笑。下意識的覺得子弟兵和武警戰士應該衝在最前線,可能是覺得光這樣還不夠,政府手裏可用的除了軍,不就是警了麼,所以省城的警力迅速也被布置到了第一線。

有5.12的經驗在前,政府啟動的應急預案還是周全的,首先把受災群眾轉移出來,接著清理受損路麵、倒塌房屋,拆除危房,修複公共設施,組織施工隊修建臨時板房...一項項計劃安排的有條不紊,市府會議室裏,大屏幕上顯示著陽曲縣的詳細地圖,省地震局的一個專家正在大屏幕前做災情說明:“目前總體情況還是樂觀的,地震震源深度不大,隻有15公裏,據初步情報顯示:陽曲縣縣城部分房屋損毀嚴重,大多是60、70年代修建的老房屋;城區有條主要公路路麵開裂,造成了交通困難,就是這裏,就在縣政府的背後。

各位領導,陽曲縣縣城的情況好一點,現在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因為這次地震,二廣高速馬坡村至北留村路段大麵積龜裂、塌陷,路麵受損嚴重,當務之急就是要搶通這段高速公路;此外、十合村、碧山村、蘭家咀、棗樹灣、牧角村等11個行政村房屋受損嚴重,需要對人民群眾進行轉移。”

擔任總指揮的是市委書記趙書明同誌,聽到耗資兩個多億修建才通車不到5年的二廣高速陽曲縣路段竟然受損如此嚴重,臉色變得鐵青鐵青的,一定要組織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趙書記摘下眼鏡,無言的揉著眼角,聲音變得沙啞:“張局長,你們公安上的人到位了麼?”

“趙書記,我們從大原抽掉了大約3分之一的一線公安幹警的警力,此外還有特警、交警的部分警力,總計4000人已經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嗯,很好,轉移受災群眾,尤其是十合村等11個村的受災群眾就交給你們了,這方麵咱們的公安比部隊的子弟兵有經驗,下一步民政部門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安置方案來,通知陽曲縣政府從現在開始製定災後重建方案...”

一個個的決策從這裏發出,反映到第一線的時候田苗苗她們接到的命令就是轉移十幾個刑偵村受災群眾的任務。由來自大原的一半警力負責,一大隊剛好也在這一半之內。

大巴車到了半路就被迫停止了,沿途的二級公路、橋梁損毀狀況嚴重,周斌鋪開地圖,仔細研究了路線之後,帶著兩輛車上的共計90名幹警徒步行進,急行軍二十公裏,用了兩個小時才到達指定救援地點,棗樹灣村。

村上的領導早就翹首以待了,見到了人民警察就跟見到了親人似的,在這些村官的帶領下,幹警們挨家挨戶的檢查,幫忙搶救物資、轉移傷員、還有重點檢查安全隱患,明火、電線、沼氣這都是重中之重。

此時已經是夜裏兩點了,地震導致陽曲縣大麵積斷電,拖家帶口的老百姓擠在村委會門前不到兩個籃球場大小的空地上,抱著孩子的、攙著老人的,村委會那台柴油發電機轟隆轟隆的轉著,維持著這一片地方的燈火,空地上孩子的哭聲,大人的罵聲,還有漫天的蚊蟲讓周斌頭大不已。

今晚上是走不了了,黑燈瞎火的借周斌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帶著一個村的老百姓摸著黑轉移出去,可是這一百號警察也不能這麼幹等著,找了個台子跳了上去,放開嗓門吼了句:“警察聽我口令,集合!”

幹警們快步跑過來站隊,老百姓不明所以的指指點點,周斌大聲說:“二隊留下安撫群眾,維持夜間治安,剩下全體隊員從棗樹灣村出發,以隊為單位,向其它各行政村進發,沿東向西挨家挨戶檢查,發現受傷群眾務必轉移到安全地方,等待天明,不許拉下一個,絕不能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當兒戲,都明白嗎!”

“明白!”

“好,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