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定陶三大世家密謀攻打東郡,以劉府為首的定陶八千大軍浩浩蕩蕩的朝著東郡行去,打算一舉消滅東郡陳吳兩大世家,占領東郡,秦非三兄弟心知即便現在快馬趕去報信時間也來不及了,於是秦非對太史慈和韓當密語一番,三人各自散開朝定陶東南北三個方向走去。
定陶的知縣原本就是劉家的人,在劉元的授意下召集了定陶幾乎所有的官兵前去攻打東郡,加上臨時召集的兩千義士才湊夠八千人,但是如此一來定陶幾乎成為了一座空城,除了幾個要緊的所在,定陶已經看不到一個官兵了,這倒是給秦非三人的行動提供了方便。
定陶和東郡相隔三十裏,即便快馬趕去也來不及讓東郡有所防備,但是如果東郡的守城士兵發現定陶全城燃起大火,想必會有所警覺吧,這邊是秦非的計劃,隻要秦非三人將定陶的糧草倉庫點著,大火加上濃煙即便是遠在三十裏外的東郡也能看到,而且一旦定陶有變,劉元率領的大軍軍心必然大亂,到時候事情就好辦多了。
秦非快步朝著南門走去,雖然他沒來過定陶,但是糧草堆放的地方太好找了,隨便問一個人都能知道,僅僅半柱香的功夫秦非就來到了糧草倉庫,此時看守倉庫的隻有四名五十多歲的軍漢,正圍坐在一起喝酒,秦非不想傷害他們悄悄繞到後麵將糧草點著,然後便朝著三人之前約定的地點跑去,糧草本就幹燥,加上很久沒下雨,端的是遇火便著,火勢瞬間擴散到每一個草料堆,等到那四名軍漢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撲滅了,黑黑的濃煙高高升起,異常醒目,而幾乎在同一時間,定陶的西門東門也都起火,定陶一下子亂了起來,守兵不足的情況下火勢根本無法控製,幾乎大半個定陶都被大火蔓延了,而三名縱火犯已經聚集到了東門,騎著搶來的三匹快馬,呼嘯著逃出城去。
定陶失火,劉元的大軍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因為走得不算遠,如果他們回來救火完全來得及,但是奇襲東郡的計劃就泡湯了,一旦走漏風聲,東郡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大軍前來三大家族恐怕也承受不住,畢竟東郡是兗州境內數一數二的大城,守軍上萬,根本不是定陶能夠抵抗的,劉元憤怒地咬著牙隻能繼續率軍前進,雖然定陶的大火可能會讓東郡有所警覺,但是倉促之下未必能擋得住定陶的攻勢,就算陳吳兩家真的提前做好了準備,自己也還有後手呢。
秦非想的不錯,定陶的大火確實引起了東郡守軍的注意,起初他們還以為是小事,但是當守城的將領看到漫天的黑煙的時候心中覺得不妙,立刻下令屬下戒備,同時飛馬奔著陳府跑去。
報信的士兵飛馬來到陳府,正巧陳宮準備出門,得知定陶有變當即快步回到府中召集了陳府眾人議事,同時命令府中下人前去吳家通報請吳家人來一同商議。
事情緊急,陳府眾人當機立斷命令全城戒備,等到吳家人到來的時候,兩大家族在屋中商議,陳家一小兒出列說道:“叔父,各位長輩,小子我認為定陶的大火非同尋常,雖然不知道起火的原因,但是定陶守軍也有五六千之多,絕對不可能放任大火蔓延到整個城池,除非定陶城的守軍已經全部調走,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撲滅突發的大火,如果是這樣,那定陶的數千守軍到哪裏去了呢?”
這小兒乃是陳宮之兄陳殿之子陳尋,少時以文思敏捷出名,陳宮聽了侄兒的話覺得頗有道理,縷著胡須說道:“定陶人素來不滿東郡的管製,如今突逢大變事必有因,即刻傳令城中守軍嚴守城池,以防定陶來犯。”
兩大家族商議已定各自散去處理城中事務,陳宮獨自一人在屋中踱步,心中自言自語道:“三大家族合謀犯我城池,怎會讓背後城池失火?想必定然是哪路英雄有意向我東郡示警,若真有此人,我倒是要好好謝謝他。”
卻說東郡守軍剛剛關閉城門,布置好城防,便看到南麵塵土飛揚,大軍黑壓壓一片朝著東郡行來,東郡太守乃是吳揚,吳家第三子,是以東郡大小事務全部由陳吳兩家決定,眼看有大軍前來,兩大家族的話事人全部來到城門樓上,待到定陶大軍兵臨城下,看到了劉元等人依然知曉定陶大軍的來意,陳宮也不廢話厲聲喝道:“劉元,而膽敢私自帶兵犯我城池,當真不知死活,眾將士,誰敢出城將賊子擒來?”
話畢,東郡武將中走出一彪形大漢悶聲悶氣的說道:“末將願往。”陳宮視之,乃是東郡一偏將,姓呂名棟,平日裏以勇武著稱,陳宮讚一聲好,即令打開城門,呂棟率三百士兵出城直奔劉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