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曼青呼吸一滯,不安迅速從心間蔓延,以葉琛的偏執,他瘋狂起來,恐怕也會走上這條路。
許是察覺這個話題過於沉重,林醫生適當勾起一抹笑,緩解氣氛,“其實,次人格取代主人格的案例極少數,一般來說,隻有精神分裂患者才會容易被次人格取代主人格,甚至永久取代;但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最本質區別在於一個是產生幻覺,一個是真實存在。一般人格分裂患者,除非主人格不想蘇醒,否則,隻要主人格意誌足夠堅定,是絕不會被次人格替代的,倘若主人格被取代,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異常患者,一般隻會在治療恰巧毫無效果,亦或治療過程恰巧出現主人格消失等情況中出現。”
他所說的理論複雜生澀,但他們全聽懂了。
聶司城長指摸索著咖啡的杯沿,瀚黑氤氳著一絲暗光,直戳其中的關鍵點,“也就是說,隻要我意誌足夠堅定,就不會被葉琛替代,是嗎?”
“這個……”林醫生微微皺眉,思索後,搖了搖頭,“大腦控製人類言行舉止的同時,也收到深層次心理製約。舉個例子,心理層麵如果非平衡性,處於強弱的人群,所主要出來的言行舉止也會相應隨心理而產生變化。對於患有雙重人格的人而言,主人格和副人格好比勢均力敵的對手,在一具身體內進行鬥爭,關鍵的主導權歸於誰手,就看他的心理而定。”
“所以聶先生,這不單要靠你的意誌,更要看你的心理狀況。”就是因為最初聶司城的心理異變,才會衍生第二人格,所以,這一切都難以判定。
倪曼青聽了他的眾多理論,越發覺得事態嚴重,如果葉琛真的有意要爭奪主導權,並不是聶司城個人可以抵抗的。
她眼底浮動著憂色,看向林書祥,“林醫生,請問在你接受的個案中,取代主人格的案例多嗎?”
“極少,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三年前接觸的一個案例,”他陷入了回憶,緩緩複述,“治療者是一名年僅10歲的自閉患者,她是女孩,但身體裏有一個弟弟人格的次人格,並不喜歡與人交流,確診觀察下,當弟弟人格出現後,她的人體動作、聲音甚至是表情都有明顯變化,就連喜好也趨向男孩子。但我與治療者交流很困難,也許是她內心抵觸,不配合,導致效果不大,後麵就沒有繼續治療了,後來聽說孩子的主人格姐姐已經消失,都是弟弟的人格占用身體,但這不能代表主人格完全消失,可能自閉導致性格的轉變異常,不能排除以後還會回來。
當然,我所說的這個案例,由於沒有完成病例,並不能作為證據案例,但隻能說明一點,次人格的確有可能取代主人格。”
匪夷所思的個案,卻讓人毛骨悚然,倪曼青難以想象,如果葉琛真的取代了聶司城,以他的偏激性格,未來會發生多少未知的嚴峻狀況。
聶司城長指往桌上輕輕敲擊,邊思索間,問道:“林醫生,以我現在的狀況,需要治療嗎?你之前經過觀察期,認為我的情況穩定,雙重人格趨於平衡,也一直沒有給我配藥?”
林醫生點頭,“對,因為在目前的治療方法中,並沒有專治人格分裂的藥物,都是以抗抑鬱抗焦慮藥物為主,但也有很多事例可以證明,當次人格得知有這種藥物,他們都會選擇把藥物藏起來或拒絕服藥,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沒有開藥給你服用的原因。”
“那如果要采取治療,治療方案大致如何?”
“如果真的出現異常,需要運用心理動力學的治療方法,目標是將治療者的多種人格進行整合,精神分析認為人格分裂的誘因隻要是童年的創傷經曆,我們會誘導病人將壓抑的創傷經曆釋放到意識層麵,修通這段經曆,我們還會介入催眠手段,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這是一個繁複又漫長的治療期,林醫生運用專業知識,向他們一一解答。
陽光漸漸偏移,轉柔,暖化了冷硬的辦公室。
情況詢問至此,彷佛變得明朗化,倪曼青原本不安的心,漸漸平靜下來,順著思路問道:“如果治療成功,葉琛還會存在嗎?”
“經過醫學治療後,次人格可以抑製,甚至徹底消失,這是最理想化的結果。”
徹底消失?
倪曼青聽到這個結果,心情很複雜,她不由看向聶司城,企圖從他諱莫深沉的麵容窺探他的心理,但毫無所獲。
林醫生把話題回歸到聶司城身上,“目前,聶先生的病情還是較為理想的,在初期,可以靠他的個人意誌,控製壓製次人格。所以,現在至關重要的是聶先生必須要穩住你的心理強度,遠離挑起你不良情緒的人、事、物,以防讓次人格有機可趁,占取主導權。”
聶司城斂眸,收起眸湖承載的一波思緒,“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