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剛剛追殺自己過來的騎兵遠離距離最近的城鎮都有一天多的路程了,估計周圍暫時沒有敵人主力威脅,老劉暫時命令手下士兵在原地安營,同時派出大量的探子出去打探,如果有任何的敵人兵力接近,他們也要早作準備。
到了第二天,戰場打掃的基本完畢,派出去的探子也全都回報,附近並沒有發現曹操的主力部隊,看來昨天追擊過來的騎兵竟然是一隻孤軍,而鄧武那邊也沒有聯係上,自從分開之後,鄧武領著一隊人馬就和老劉失去了聯係。
在這種情況之下,老劉不得不考慮鄧武還有曹操各方的算計,包括韓冰,明顯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盤算,老劉沉吟了一下,看看昨晚畫出來的地圖,指著其中一個不算太顯眼的城鎮問身邊的手下說道:“這裏位置比較靠近南邊,距離曹操的地盤也比較接近了,但是並不起眼為什麼?”
“這裏是湯和鎮,那邊連著一片草原,來往經商並不容易,反而是放牧的部落偶爾經過,所以難以發展起來,尤其是這裏還連年戰亂,就算有人想要在那裏發展起來也困難,早前韓家的人曾經發展過一段時間,不過最後還是放棄了。”
老劉點點頭,目前在不清楚曹操動向的前提下,他最好還是不要輕舉妄動,能夠消滅曹操一直騎兵部隊可不見的還能繼續消滅,尤其是後麵曹操的主力部隊有多少人都不清楚的情況下。
沉吟了一下,老劉指著那個湯河鎮說道:“我們先去那裏補充一下糧草,然後再考慮下一步。”
其他的人並沒有什麼意見,聽命立即執行,前麵按照本地的士兵領路,接連兩天到了湯河鎮。
在這兩天當中,老劉不斷的派出斥候探子打聽周圍的情況,也不斷的收到從外麵傳遞回來的消息,大概知道曹操的主力部隊駐紮在河西交界的潼關之中,這幾天也都沒有動靜,不知道他們是在打的什麼主意。
原本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息,忽然之間好像就完全消失了,這個可讓老劉有些奇怪了,把他的兵馬安置在湯河鎮之中,老劉除了仔細研究地形,然後命令手下的人簡單的布置一下防禦工事,以免抵擋曹操突然出兵的攻擊。
留守了兩天之後,老劉這才接收到了探子的訊息,原來曹操和袁紹在東麵又打了起來,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曹操讓本來進入河西的部隊暫時回撤,守住潼關就好,其他的一概不管。
“曹操和袁紹徹底的開打了?而且看起來開局也是曹操不利,難道官渡之戰就要開打了嗎?”
老劉心中閃過各種念頭,但是因為整個戰局之中多了自己一個變數,原本記憶中的曆史早就變得模糊而不可靠,曹操也不見得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弱勝強擊敗袁紹。
而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緊急的事情擺在老劉的麵前,那就是曹操和袁紹對決的時候,他應該怎麼做,返回北海趁機往遼東那邊打,還是占據河西攻擊潼關?
現在曹操本來就處於弱勢一方,如果老劉猜測不錯的話,不管是他記憶中的曆史還是現在所有人的認為,都覺得曹操不能夠戰勝勢力龐大的袁紹,如果自己在這個時候再去攻擊曹操的地盤,無異於雪上加霜,弄不好曹操的力量可就真的潰敗瓦解了。
老劉雖然把曹操當成了最強大的敵人,可是老劉也不希望曹操這麼早就敗了,而且還是在袁紹勢力正強的時候。
“最好能夠等他們拚的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的時候,我趁機先滅曹操再滅袁紹。”老劉心中還是把曹操當成最具威脅的人,最想要幹掉的也自然是曹操。
想了一下之後,他立即派出使者出使潼關,要和那邊的守將商量和談的事情,至少在曹操和袁紹的鏖戰沒有結束之前,讓潼關的部隊不要出來騷擾河西的城鎮。
老劉對這個協議的達成是很有信心的,畢竟這個時候曹操也不希望兩線作戰,而他這樣做,就是要給暫時處於劣勢的曹操一點幫助,讓他可以調集全部人馬死命的跟袁紹抗戰到底。
所以前腳派出了使者,後麵老劉就開始指令手下的人召集附近的流民在湯河鎮這裏構築防禦工事,這裏雖然不太適合築城,但是建造一個防禦堡壘還是比較可能的,尤其是老劉聽說這裏靠近西麵的匈奴草原,來往之間總有匈奴的部落過來做些交易。
老劉的想法非常簡單,和平時期他能通過這裏做成一個市集,賺一些匈奴部落的銀子,戰鬥的時候,他這裏也可以直接做成一個防禦堡壘,隻要裏麵存儲足夠多的糧食,不管是曹操還是匈奴,隻要這個堡壘裏麵有足夠的人數防守,他們就公布進來,而且這裏又可能像是一根刺一樣的紮在多有人的後方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