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荊襄之地(2 / 2)

戰船在揚州境內行駛了三天之後,終於來到了揚州境內靠近荊州的地方。而在這裏,還有當時揚州的第一大城市,也就是位於長江南岸不遠處的豫章郡柴桑城。

老劉之所以對這裏很感興趣,並且讓兩艘戰船靠岸停泊。是因為這裏便是後世的九江。而赤壁大戰開戰之時,周瑜的水軍大營便是建在這裏。另外便是在柴桑以南不足百裏的地方,便是那座非常有名的廬山。而廬山的位置,便是在與長江相通的鄱陽的西邊。

由於身上帶有揚州刺史府為他們出具的通關文書,因此老劉等人的船隻在揚州境內可以說暢通無阻。戰船也順利的停靠在了江邊的碼頭上。老劉帶著眾人離船上岸,首先來到了高大雄偉的柴桑城。

由於地處長江水運的要道,柴桑城內南來北往的客商很多。柴桑也因而成為如今揚州最大的一座城市。城內酒樓商鋪林立,客棧更是隨處可見。老劉等人進城時正是下午時分,街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從他們所見到的這番景象來看,柴桑城果然繁華富庶,不愧揚州第一大城的稱謂。

到了柴桑,自然不免要嚐嚐這裏的美味佳肴。而甄薑等眾女更是有了好去處。老劉與文醜、趙雲陪著她們逛了半天的柴桑城,結果最後三人和跟隨的幾名親衛隊員手裏懷裏幾乎都是大包小包,不僅有江南出產的綾羅綢緞,更有水粉胭脂和珠寶首飾,令老劉不由得大發感歎:看來不管在什麼時代,女人喜歡逛街購物的天**都是一般無二。

在柴桑城中又住了一晚之後,第二天老劉才帶著眾人離開了柴桑城,上了停靠在碼頭上的戰船。大船並沒有直接離開揚州,前往荊州方向,而是轉而向南,逆流而上進入了連通鄱陽湖與長江的水道,直奔廬山方向而去。

看著兩岸起伏的群山和寬闊的河道,令老劉心中感觸頗深。如今的鄱陽湖與長江連通之處,便是一座又一座相連的湖泊,湖水清澈透明,湖邊的山峰倒映在湖水之中,令人望之心曠神怡。

緊靠在長江邊上的那座山,名為石鍾山,此山屹立於鄱陽湖彙入長江的交彙處,控扼江湖,實乃戰略要地。

沿著石鍾山繼續南行,不出二十裏,便可以看到在水道南側有一座不是很高,但是形狀非常獨特的小山。連友熟知荊、揚二州的江河湖泊,如今便在老劉等人身邊為他們當向導。同時向大家介紹這些湖泊和山峰的名稱。

這座小山南高北低,遠望頗似一隻巨鞋浮於碧波之中,因形狀酷似鞋形而得名鞋山,還有個名稱是大孤山。鞋山所在的湖泊名為鞋山湖,是鄱陽湖最接近長江的一處湖泊。

過了鞋山之後,戰船繼續沿著寬闊的水麵前行。這些湖泊大都很深,因此非常適宜戰船的行進。盡管是逆流而上,但是每艘戰船上的一百二十名槳手齊心協力,使得戰船前進的速度比在長江上航行還要快。又前進了大約四十裏的航程,老劉等人此行的目的地廬山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看著雄偉奇險的山峰就在眼前,令紅昌等人更是興奮的大叫起來。老劉讓周泰指揮戰船停靠在岸邊的一處天然港灣之中,留下周泰與郭茂幾人在船上留守,其他人都跟著老劉上了岸,向著不遠處的廬山而去。

眾人一邊欣賞著周圍的美景,一邊進入了廬山之中,老劉則憑借自己胸中所知,開始為大家講起廬山的來曆和山中到底擁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相傳周代時,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為舍,此山因此得名廬山。又稱匡山、匡廬。而在廬山之中,根據老劉的記憶,最著名的景點應該有三疊泉、仙人洞和白鹿洞、含鄱口等。

連友雖然也知道山裏確有幾處如老劉所說的景點,但是眾人看著老劉娓娓道來,似乎他曾經來過一般,因此都很感驚奇。紅昌首先問老劉是不是以前曾經來過這裏,否則他怎麼會對廬山知道的如此清楚。

看著大家望向自己的目光,老劉急忙解釋是自己從書中看到的。同時也告訴紅昌以後一定要多讀書,自然便會知道很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