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艘戰船接近曆陽港的時候,忽然從江邊的一座規模不小的水軍營寨中駛出四五艘大小戰船,將正在江心緩慢前行的老劉等人乘坐的兩艘戰船圍在了中間。
雙方的戰船距離很近,因此兩種戰船的特點便都一目了然。揚州水軍的戰船之中有一艘三層高的樓船,高度比起老劉他們的中型戰船高了近一丈,而且這種船的寬度卻還不及中型戰船的一半。過來的其餘幾艘都是小型的戰船,每艘船上不過十幾人,雖然船體較小,不過倒也機動靈活。
此時那艘樓船最高層一位看似將領模樣的軍官衝著老劉等人的戰船高聲問道:“你們是從哪裏來的戰船,為何會來到我揚州的地界?”
其實兩艘戰船上都掛著新州水軍的標誌。隻是新州畢竟距離這裏非常遙遠,況且不走海路,新州的戰船也無法從大漢內地來到長江,因此那名軍官盡管也看到了對方船隻上懸掛的新州水軍標誌,但是心中還是有些懷疑,故此才會這樣發問。
當看到對方來了幾艘戰船將自己的兩艘船圍住之後,早有水軍士兵將情況報告給了船艙中的老劉等人。如今老劉帶著郭嘉、文醜和周泰等人都在戰船最上邊的瞭望台上,因此看到對方問話,老劉便高聲答道:“對麵的將軍聽好了,我們是從新州來的新州水軍,奉刺史楊大人之命,前往曆陽城去見你們的刺史陳大人有要事相商,還請將軍為我們帶路如何?”
看到老劉回答的非常得體,而且也很有禮貌,那名軍官急忙答道:“原來是新州的水軍,看來我們倒是同行了,不知大人如何稱呼?官居何職?”
對方問自己的身份,老劉當然不能告訴他。於是便示意周泰回話。周泰會意,馬上對這對麵的軍官高聲道:“我乃新州水軍統領周泰是也。不知將軍可否告訴我們您的名號呢?”
聽說對方居然是新州水軍統領,那名軍官連忙道:“回統領大人的話,末將乃是揚州水軍軍侯,姓楊名懷。我這就帶你們進我們的營寨。你們的船太大,隻能停靠在水軍營寨的碼頭上。周統領請隨我來。”
那名姓楊的軍侯說完,便指揮士兵將樓船劃到了前邊,然後引領著老劉等人進入了岸邊的水軍大營。
進入揚州水軍營寨之時,老劉等人也仔細的看了一下,營寨中有大小船隻四五十艘。其中三層的樓船有四五艘,剩下的都是艨艟和鬥艦,還有一些用於打探軍情的更小的斥候艦。看來這揚州水軍的規模還不小,從岸上的帳篷數量來看,士兵也有四五千人之多。
兩艘戰船被安置在了營寨中間的碼頭上。待船隻停穩,老劉便帶著周泰、郭嘉和文醜下了戰船,同時讓親衛隊員從另一艘戰船上把戰馬牽了過來,然後幾人便上了戰馬,跟著楊懷前往曆陽城。
張飛和太史慈、趙雲都被留在了船上。還有老劉的一眾女眷。畢竟現在還不知道這揚州刺史陳溫的為人如何,是否好說話。因此老劉是想等自己先見了陳溫,看情況是否可以向他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再說。
看到老劉等人的戰馬,楊懷等揚州兵不由得麵露驚羨之色。雖然他們是水軍,但是也見過揚州騎兵的戰馬,水軍中也有一些供他們來往於軍營與曆陽騎乘的戰馬。不過在整個揚州之內,最好的戰馬便是產自大漢北方的烏桓馬。而且數量很少,更多的則是來自南方的戰馬,不僅個頭小,體力和耐力也遠不如烏桓馬。而今天看到老劉等人的坐騎,更是身高體長,毛色純淨,明顯還要好於烏桓馬,因此令楊懷等人著實羨慕不已。
三四裏的距離轉眼就到了。看著眼前高大巍峨的曆陽城,老劉等人才發覺南方同樣有著與北方一樣高大堅固的城池。而且由於這裏基本都是平原,使得曆陽城更顯高大壯觀。
有楊懷帶路,自然暢通無阻。進了曆陽城之後,老劉等人發覺這裏比起前幾天去過的江乘城更見繁華。由於曆陽城遠比江乘城大,因此城中的酒樓商鋪更是多不勝數。
沿著城中寬闊的馬路走了一會兒,眾人才來到城中的刺史府外。楊懷急忙向府外的衛兵說明情況,讓他們進去向刺史大人通報一下,有新州官員前來拜訪。
門口的衛兵進去沒有多久,便帶著一名年約三十上下的文官來到了門外。那名文官看了看老劉等人,然後道:“我乃刺史府薄曹從事朱治,刺史陳大人已經知道幾位來了,現在正在大殿中等候,請幾位隨我進去,請!”說完,朱治便伸手請老劉等人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