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劉終於改了稱呼,卑彌呼更是高興的手舞足蹈。然後對老劉道:“夫君,不管你說什麼我都聽你的,你希望我來做瀛洲國的第一任國王,我來做便是,反正這也是我父王的遺願,如今反倒是夫君你替我完成了。隻是我有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做了國王,就不能跟著夫君你去大漢了?”
卑彌呼的這個問題一出,老劉三人也忽然想起來了,若是卑彌呼真的當了瀛洲國的國王,在目前的形勢下她肯定無法跟著老劉去大漢。畢竟這邊的局勢尚未穩定。可是卑彌呼一直想去大漢的心願他們也都知道,因此老劉一時之間卡住了,他也不知道到底該如何回答卑彌呼的這個問題才好。
看到老劉猶豫了半天沒有回答卑彌呼的話,陳宮急忙接上道:“主公,女王陛下,雖然原來主公答應帶著女王回大漢轉轉,讓女王陛下去熟悉大漢的風土人情。但是如今的情況變了,所以主公若是現在回轉大漢,肯定無法帶著女王同行。不過我倒是有個主意,請主公和女王陛下看看是否合適?”
“公台既有辦法,那就說來讓我們聽聽。”看到陳宮出來替自己解圍,老劉急忙道。
“主公,女王陛下,既然你們兩人已經定下了終身大事,那麼不如在主公回轉大漢之前,先把你們的婚事辦了如何?反正主公這邊他自己便可以做主,女王陛下可以征求一下下邊光大人的意見,若是他也同意,我們便盡快為主公和女王陛下舉行一個盛大的婚禮,等將來瀛洲國的局勢穩定了之後,女王陛下便可隨時前往大漢,主公您看我的這個辦法可好?”陳宮也明白現在若是卑彌呼去了大漢,萬一被靈帝或是朝中與老劉不睦的袁槐等人知道她竟然是老劉的未婚妻,那麼卑彌呼擔任瀛洲國國王之事肯定會出問題。
而卑彌呼擔心的,恐怕還是萬一老劉回去之後,不知道何時才會重返瀛洲,自己又不能擅自離開去大漢尋夫。所以陳宮的這個主意可以說很好的解決了眼前的難題。使得瀛洲國最後還是掌握在老劉的手中。
聽了陳宮的主意,卑彌呼看了一眼老劉,不由得滿臉緋紅,如果自己能與老劉成婚,現在時令已經到了秋末冬初,估計老劉也會在瀛洲住上一段時間,這樣自己即便是不能跟隨老劉前往大漢,也算是滿足了自己的心願,所以卑彌呼雖然高興,但是也不好明說,便在那裏滿臉通紅的低下頭,等著看老劉如何決定。
老劉還在琢磨之時,郭嘉在旁邊也對陳宮的主意大加讚賞。而老劉也在想清楚其中的好處之後,點頭答應了陳宮的主意。
現如今的瀛洲國中,由於前伊都國、倭麵土國早已被漢軍占領,因此那裏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而邪馬台與倭奴國更是舉國向漢軍投降,因此同樣不會有什麼打的騷動。如今老劉要做的,便是將自己手下的隊伍分派到各地較大的城池中駐紮,這樣也好維護整個瀛洲的安定。
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對瀛洲國的管理,陳宮早已將瀛洲國分成了四個郡,也就是原來的伊都國改稱宜都郡,郡治所設在倉敷城。倭麵土國改為仙台郡,因為陳宮帶著水軍登陸的地方有個仙台灣,所以他便將倭麵土國改為仙台郡,郡治所設在山形城。倭奴國則以都城秋田命名為秋田郡,郡治所仍在秋田城。至於邪馬台國,陳宮建議以古川來命名,由於宇都宮現在已經是瀛洲國的國都所在地,因此古川郡的治所可以改在古屋城。
至於各郡的太守,陳宮也已經有了主意。那便是暫時先從徐福後人徐良那裏調派人手過來。根據徐良的說法,他們所占據的秦城之中,尚有近萬名漢人。這次陳宮要做的,便是建議老劉任命徐良為宜都郡的太守,然後再由他推薦幾名他們族內德才兼備的能人出任其他三郡的太守,同時也將他們族內的居民分散到各地去居住,以便更好的對各地按照老劉在幽州曾經實施過的新政進行管理。
老劉和郭嘉仔細的看了陳宮對於治理瀛洲國的設想,兩人都覺得切實可行。郭嘉同時又提出了將來便由徐氏後人在各地開辦書院,目的便是教倭人學說漢話,讓他們逐漸忘掉曾經用過的倭語,從而最後全部變成徹底的漢人。
要完成這些計劃,肯定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因此老劉等人決定把回轉大漢的時間推到明年開春之後。眼下已經是九月中旬,因此差不多還有半年多的時間。至於水軍則不能休息,他們要來往於新州與瀛洲國之間,運送兩地的男丁前往各自的目的地。同時還要將瀛洲國所需的各類物資從新州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