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輕騎兵的隊伍中間,幾名探子發現了一名熟悉的武將。雖然距離稍遠看的不太清楚,但是那遠比一般人壯碩的身材,手裏的丈八蛇矛還有胯下的踏雪烏騅,令他們馬上便認出這員大將乃是跟在主公身邊的張飛張益德。
而在張飛的身邊還有一員大將。便是輕騎兵第一軍的一名師長裴元紹。因為在耽羅島上一同訓練了一段時間,因此水軍士兵雖然對裴元紹並不熟悉,但是對張飛卻都不陌生。尤其是張飛與周泰蔣欽二人的關係不錯,加上文醜幾人經常在一起喝酒,所以幾名探子馬上認出了被倭兵圍住的張飛。
看到被圍攻的輕騎兵似乎經曆了非常殘酷的戰鬥,他們身上的盔甲大都被鮮血染成了紅色。而且因為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盡管輕騎兵在張飛和裴元紹的帶領下拚死抵抗,但是倭人的包圍圈還是越縮越小,現在剩下的不到一百名輕騎兵被倭兵死死圍住,已經很難突破倭人的重圍了。
看到輕騎兵有難,幾名探子雖然有心出去相救,但是畢竟自己隻有不到十人。因此他們急忙派了兩名跑的最快的士兵趕緊往回跑,把這邊的情況稟報給後邊的陳宮和周泰,請他們速來支援。
張飛與裴元紹帶領的四百多名輕騎兵怎麼會在這裏落入倭兵的包圍呢,原來自打他們上次與倭人浴血一戰並突圍之後,為防止被倭人把營地圍住,熟悉倭島地形的胡煒便帶著他們連夜離開了軍營,開始向著宇都宮的方向移動。
至於軍營中的幾十名傷員,張飛和裴元紹商量了一番之後,派出五十名輕騎兵帶上他們,跟著另外一名向導繼續躲到林木茂密的地方。而為了將倭兵吸引過來,張飛他們還故意在沿途經過的地方留下了一些明顯的蹤跡,從而讓倭人的追兵不會去林內搜查,而是直接跟著他們遠離傷員的所在。
正是因為有這個原因,所以張飛與裴元紹帶著的三百名輕騎兵走的並不是很快。結果在第二天的下午,井上正一帶領的四千倭兵便追上了他們。
為了能多消滅一些倭兵,張飛帶領輕騎兵埋伏在了路邊的密林之中。看到倭兵被自己引過來了,張飛和裴元紹也就不擔心那些傷員的安全了。不過當他們看到倭人的隊伍之中竟然有不少人騎著輕騎兵的戰馬,穿戴著輕騎兵的盔甲時,張飛等人不由得怒火中燒。他們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憤怒,從埋伏的樹林中向倭人射出了複仇的弩箭。
正在追趕漢軍的倭人騎兵突遭偷襲,他們還以為是遭到了漢軍大部隊的伏擊,立時便亂作一團。不過由於他們中的上千人都穿戴著從戰死的輕騎兵身上扒下來的盔甲,因此弩箭射到這些人的身上,根本無法對他們造成傷害。隻有那些仍然穿著皮甲的倭兵中了弩箭之後,立刻便從馬上摔落到了地上。
井上正一身上也穿著一套並不合體的盔甲。看到漢人的弩箭射過來之後,穿戴著這種精鋼盔甲的倭兵都是毫發未損,令井上正一心中大喜。以前倭兵在與漢軍交手時,倭兵最忌憚的便是漢軍手中的這種武器。如今用漢人的盔甲擋住了漢人的弩箭,看來漢人手裏的這種利器以後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了。井上正一知道了這點之後,便大聲命令倭兵馬上向樹林內的漢軍衝鋒。從漢軍射出的弩箭數量來看,這支隊伍應該便是那支漏網的漢軍騎兵,人數也不會太多。因此倭兵便在井上正一下了命令之後,打馬向著樹林內的輕騎兵衝了過來。
看到倭兵穿戴上漢軍的盔甲後,使得輕騎兵手中的連弩也很難射殺他們,張飛知道不可戀戰,於是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大聲命令輕騎兵馬上撤退。繼續沿著大路向宇都宮方向前進,
等倭兵進了樹林,輕騎兵早已從另一邊撤走了。不過雖然這次沒能重創漢軍,但是知道了身上這些盔甲的好處後,井上正一和倭兵心裏對漢軍的恐懼已經慢慢消失了。再加上自己這邊的兵力是漢人的十倍,因此倭兵也沒有停頓,出了樹林便馬上繼續向北追了下去,現在他們隻想盡快追上漢人,將他們一網打盡。
雖然輕騎兵的戰馬速度要比倭人的西國馬速度快,但是倭人畢竟熟悉這裏的環境。胡煒雖然也對倭島很熟悉,可是與這些從小生長在這裏的倭人相比可就差遠了。他們這幾天就在距離宇都宮一百多裏的山區與倭人打遊擊,雖然每次輕騎兵都能在倭兵找到他們之後逃走,但是雙方也交戰了數十次,盡管輕騎兵消滅了近千名倭兵,他們自己也隻剩下了一百多人。而且連日惡戰又沒有得到休息,因此現在輕騎兵也是人困馬乏。終於在這裏被倭人追上並且圍在了中間,雙方展開了一場殊死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