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水軍南下(一)(2 / 2)

因為同樣的原因,邪馬台國的軍隊也已經大都撤走了,水軍士兵也是沒費什麼周折,便將邪馬台邊境的城市占領了。也是留下了五百人在這裏守城,然後水軍士兵繼續南下。

由於一路上根本沒有遇到倭兵,因此他們在邪馬台國的土地上依舊是長驅直入。到了第四天的傍晚時分,他們便來到了邪馬台國的王城宇都宮城北幾十裏遠的地方。

向導告訴陳宮與周泰等人,這裏再往南幾十裏便是邪馬台國的王城宇都宮後,幾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大軍先在這裏紮營休息。等明天一早,便由向導帶著他們先去城外找個隱蔽的地方觀察一下,如果有可能,那麼他們便盡全力攻下宇都宮。一旦宇都宮也被攻下,再把邪馬台國的國王抓住或殺掉,那麼正在與輕騎兵和步兵交戰的倭兵一旦知道這個消息,肯定會令他們軍心大亂。如此一來,有水軍和老劉他們帶領的漢軍南北夾攻,便是有再多的倭兵,恐怕也不會是漢軍的對手。

於是在第二天一早,陳宮與周泰、蔣欽三人在向導的帶領下,領著幾十名親兵離開了他們設在一座密林之後的軍營,騎馬趕往幾十裏外的宇都宮。

現在老劉手下的幾支隊伍之中,除了輕騎兵有馬可騎之外,步兵與水軍士兵的隊伍中同樣有不少戰馬。這些戰馬除了供軍官和傳令兵騎乘之外,還有一些是用來運送軍糧弩箭等物資的。

眾人向前行進了十幾裏之後,由於邪馬台國的境內大部分都是平原,因此他們遠遠地便看到了遠處出現的那座非常雄偉的城池。

距離宇都宮不到十裏的地方,有一座不是很高的小山。陳宮等人將戰馬放在山腳下,然後慢慢爬上了山坡,這裏居高臨下,可以更清楚的觀察整個城市的情況。

看著近在眼前的宇都宮城,陳宮等人更是感覺非常的吃驚。因為這座城市的規模非常大,與老劉在幽州擔任州牧時所在的治所薊縣的規模相差無幾。而城牆則是用石塊建造而成,看上去非常的堅固。

宇都宮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東西和南北方向的城牆長度都在十裏上下。城牆外有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四座城門外皆有吊橋,而四座城門也幾乎與大漢的城池沒什麼區別。因此宇都宮城從外表上看,除了建築材料不同,其它幾乎與大漢的城池完全相同。

從這裏看過去,還可以看到城內的情況。宇都宮城內的建築非常規範,與陳宮他們剛剛攻打下來的山形城完全不同。城內有四條縱向的道路和四條橫向的道路,將整個城市劃分成二十五個麵積大致相當的區域。而在城市的中央,佇立著一座非常高大的建築。雖然是木製結構,但是高度也有五六丈高。而這座建築周圍還有一些稍低一些的木屋。再往外則是一個非常大的院子,仍然使用石頭搭建的院牆把整座建築圍在中間。院子的後邊有花園和水池,居然也與大漢城市中大戶人家的建築有幾分相仿。

由於這座建築是城內最大的建築,而且陳宮他們發現在院子內還有至少二百人的倭兵在內把守,因此陳宮馬上斷定這座建築肯定便是邪馬台國的王宮。

在城市西北角的地方,便是一座規模很大的軍營。從軍營內的那些成排的房屋,陳宮便推斷出這座軍營至少可以容納十萬名倭兵。軍營中間的操場同樣不小,容納十萬人同時操練也沒有問題。

由於現在的時間還很早,因此軍營中並沒有太多的倭兵活動。不過看到似乎是夥房的地方炊煙嫋嫋,陳宮感覺這座軍營中的倭兵數量應該不會太少。

另外便是在城門和城牆處的守兵似乎也有數千人之多。如此說來,陳宮推測目前在宇都宮城內的倭兵數量至少在幾萬人以上。

這個情況也令陳宮有些迷惑。按照他們從倭麵土國得到的消息,幾國共同出兵組成一隻十五萬人的聯軍前去攻打漢人,因此倭麵土國才會出現國內空虛的局麵,令水軍士兵輕鬆的打下了山形城。可是從宇都宮的情況來看,邪馬台國的軍隊似乎並沒有完全被派去攻打漢軍,而是他們有所保留,至少在宇都宮城內的倭兵數量便遠遠出乎陳宮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