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門的衛兵認識老劉,心說這不是原來的平北王嗎,怎麼如今又成了耽羅王了,不過他也不敢怠慢,急忙小跑著進了皇甫嵩的公事大廳,把耽羅王劉備前來求見的消息稟報給了正在大廳中處理公事的皇甫嵩。
皇甫嵩一聽是劉備到了,便急忙讓衛兵前去請他進來。而他自己也隨後出了大廳,在門口等著老劉進來。隻不過他也在琢磨怎麼老劉的平北王封號才過了半年多便變成耽羅王了,看來自己一會兒要問問劉備,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
很快,劉備三人便隨著衛兵進了刺史府中。看到皇甫嵩已經在大廳的門口迎接自己,老劉急忙緊走幾步趕到皇甫嵩麵前,躬身向皇甫嵩道:“備拜見皇甫大人。”
皇甫嵩哪裏敢讓老劉給他行禮,雖然老劉現在已經不是與自己平級的刺史了,但是畢竟老劉現在的身份仍然是大漢的王爺,比他這做刺史的可要高著一個等級,所以皇甫嵩急忙道:“玄德你可是本朝的王爺,我不過是一州的刺史,按照慣例理應向你行禮才是,我怎當得起你如此大禮。”
“皇甫大人是我的前輩,因此我們絕不是以官位高低來分的,所以這樣說來我向您行禮也就是理所當然了,你說是吧皇甫大人。”老劉道。
“玄德虛懷若穀,果然是我朝年輕一代之中的翹楚,我對玄德可是十分的佩服。玄德快快請進,你我到大廳中說話去。”皇甫嵩自打認識老劉至今,確實是對老劉的人品和能力十分的佩服,因此他所說的這番話也是發自內心,絕不是什麼客套話。
兩人進了大廳之後,分賓主坐下。文醜與張飛則被皇甫嵩派人帶往客廳休息,然後兩人才開始聊起了分別後的情況。
得知老劉已經順利出訪了貴霜、安息與羅馬三國,而且還為大漢與三國的通商打開了渠道,皇甫嵩不由得又誇獎了老劉幾句,畢竟能夠做到這一點,在大漢朝數百年的曆史上老劉還是第一人。
接著皇甫嵩又問起老劉怎麼從平北王變成了耽羅王之事,老劉便一五一十的把自己這耽羅王的來龍去脈跟皇甫嵩講了一遍。
得知這次又是袁槐等人向靈帝進讒言,皇甫嵩長歎一聲,然後對老劉道:“玄德,以你為我大漢所立下的這等功業,陛下實不該聽信這些小人的胡說八道才對。不過盡管更改了你的封號,你的身份倒也沒什麼變化。玄德你說你這次要去新州傳旨,令楊彪發兵東平倭國,不知道玄德為何要對倭國動兵,畢竟那隻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國,與我大漢又相距甚遠,如此勞師動眾恐怕有些不值當吧?”
“皇甫大人有所不知,這倭國人因為自己國家物產貧瘠,且生性貪婪卑下,因此一貫以前往他國劫掠為樂事,所以我大漢青州沿海一帶的百姓深受其害,將其稱為倭寇,對其痛恨之極,如果長期任其如此,則倭國必將成為我大漢的心腹之患。另外便是我知道倭國雖然地方不大,但是卻出產上好的鐵礦石,可以煉出質量上乘的生鐵和精鋼。而且倭國的地下還埋藏有大量的金礦。所以一是為了幫助我大漢永除後患,二是將倭國的這些寶貝奪過來歸我大漢所有,從而提高我大漢的國力,所以我才建議靈帝出兵東征。皇甫大人可明白我的良苦用心?”老劉知道皇甫嵩也是大漢的忠臣,因此也就沒有向他隱瞞,便直接把自己要出兵平定倭國的理由全部告訴了他。
得知了老劉要征服倭國的原因,皇甫嵩生性嫉惡如仇,對於倭寇這等禍害大漢百姓的賊子當然也是深惡痛絕,因此等老劉說完之後,皇甫嵩便馬上道:“玄德此舉,乃是為我大漢江山社稷著想,有玄德在,實乃我大漢江山百姓的福氣。玄德有什麼需要但請說話,我一定全力支持玄德,還請玄德不要客氣才好。如果不是我有皇命在身,我還真想再次與玄德一道並肩殺敵,將那倭寇徹底殺光。”
“皇甫大人言重了,備不過是為我大漢江山社稷盡自己所能而已,皇甫大人才是我大漢的股肱之才,這次有新州刺史楊大人的配合,我相信隻要動用新州很少一部分的兵力,便可徹底將倭國打敗。為了永絕後患,我打算在平定倭國之後,將我大漢的百姓運到倭國的土地上居住生活,而原來的倭國人除了女人和孩子之外,所有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丁全都送到新州的那些工廠去做苦力,隻要保證讓他們吃好穿暖即可。這樣不出幾十年,原來的倭國人恐怕也就基本所剩無幾,如此一來,則我大漢沿海百姓可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了,而我大漢的疆域又將得以擴大,皇甫大人以為我的主意如何?”老劉對皇甫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