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佛羅倫薩的老劉等人當然不知道康茂德的安排,因此在佛羅倫薩城中好好的休息了兩天之後,使團才在佛羅倫薩城主納波裏昂的親自帶領下,於第三天早晨正式向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城進發。
隨著羅馬城的逐漸接近,納波裏昂與老劉都看到在道路兩旁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羅馬市民在觀看大漢使團的到來,而當他們到了距離羅馬城不過十裏的時候,便遇到了幾位羅馬官員和貴族的熱情接待。
佛羅倫薩城主納波裏昂認識前來迎接大漢使團的幾人,他們是帝國的宰相埃提烏斯、帝國元帥朱阿裏斯以及帝國**官德裏安,這可是羅馬皇帝之下六位大臣中的一半,而其餘幾人則都是來自帝國元老院的成員,而且還是元老院中地位頗高的幾人。
納波裏昂急忙上前向幾人行禮,然後便把老劉向幾人作了介紹。
烏留斯現在可是派上了大用場,在羅馬帝國境內,能夠說漢話的羅馬人幾乎沒有,因此他們隻能通過烏留斯來向老劉表達他們的歡迎之意,並且告訴老劉,羅馬帝國的皇帝康茂德已經在羅馬城中最大的圖拉真廣場上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到時候,將有三十萬羅馬市民參與,這比當年埃及豔後克裏奧佩特拉進入羅馬城時的規模還要大。
老劉與幾位羅馬帝國的大臣和元老見過禮之後,又把王允等使團成員介紹給了對方,王允等人聽說羅馬帝國的宰相親自來此迎接使團,而且羅馬皇帝今天還要在城中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來歡迎大漢使團,都感覺無比的自豪和榮耀,看來這幾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
隨後老劉等人便上了羅馬宰相埃提烏斯帶來的馬車,然後埃提烏斯也在車上問起了老劉這一路上的情況,以及他對羅馬帝國的印象,老劉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作了應答。
烏留斯的出現也讓羅馬帝國的幾位大臣和元老很是不解,開始他們以為烏留斯是精通漢話的羅馬人,但是聽了烏留斯自己的介紹,知道他竟然是在大漢出生長大的漢人,都更是有些困惑,而烏留斯也要求埃提烏斯宰相等使團到了羅馬城之後,自己找時間把在大漢驪靬縣城那些羅馬後裔的情況詳細的跟他們說明。
雖然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埃提烏斯等人也覺得這其中看來確實大有文章,因此也就沒有繼續追問。而十裏的路程也很快就過去了,在離開大漢都城洛陽四個多月以後,老劉等人終於在大漢中平三年的正月十九,來到了使團此行的最終目的:羅馬帝國的都城羅馬城。
在羅馬城外,足足聚集了近十萬名羅馬市民和士兵,而且看到大漢使團來到了之後,頓時在歡迎的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對於羅馬市民來說,雖然他們對如今的皇帝康茂德看不順眼,但是今天是為了歡迎大漢使團來到羅馬,雖然羅馬人好戰,不過羅馬人也是個好客的民族,而大漢與羅馬帝國的距離足有萬裏之遙,雙方的中間還隔著安息、貴霜兩大帝國,因此根本不可能成為敵人,所以這也是羅馬人對大漢使團如此熱情的原因。
看著周圍熱情的羅馬市民,老劉等人也都感覺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畢竟在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能夠受到如此隆重的迎接,是他們原來沒想到的,而且趁著這個機會,眾人也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羅馬城。
雖然中間還隔著無數的羅馬士兵和百姓,但是不遠處的羅馬城仍然給老劉等人以非常震撼的感覺,他們所麵對的,是羅馬城北麵的城牆,老劉大概目測了一下,這麵城牆的長度肯定超過了十裏,而城牆幾乎都是用巨大的石塊建造的,高達三丈,隻是因為他們是在城外,因此無法看到城牆的厚度。
如今為了歡迎大漢使團,羅馬城的城門大開,寬達三丈的護城河上平放著一丈寬的木製吊橋,不過從城牆上的那些飽經戰火的痕跡也可以看出,羅馬城曾經遭受過無數次的攻擊,因此才會在很多地方都有修補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