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東西對決(一)(2 / 2)

努涅斯這次可是真的費了一番周折,從自己的五千多將士之中,選出了二十名投槍水平最高的士兵,不過他這次仍然為了獲勝,用上了八名自己隊伍中的百夫長,他就不相信漢人也能掌握羅馬軍隊這種最強的攻擊方式,因此對於自己的士兵取得第二場比試的勝利他是充滿了信心。

很快,雙方的四十名士兵都到了投擲標槍的場地中,這次雙方是采取同時投擲的方式來進行比試,每人投出兩支標槍,這樣每隊的標槍總數便是四十支,等雙方都投完之後,以投中遠處的那些稻草人靶子數量多的一方為勝。

四十個靶子被分成了兩部分,漢軍和羅馬士兵分別作了一些簡單的準備活動後,便開始了標槍的投擲。

這次由於參加比試的羅馬士兵是從五千多人中挑選出來的,所以他們的投槍果然投的很準,第一輪二十支標槍投出去之後,除了有兩支脫靶之外,剩下的十八支標槍都命中了目標。

而親衛隊員的標槍則全部命中了目標,而且他們的標槍幾乎都是刺在了稻草人的胸口和頭上,比起羅馬士兵的投槍雖然命中目標,但是從頭到腿幾乎哪個位置都有,所以第一輪不僅親衛隊員在命中數量上比羅馬士兵高,便是命中靶子的位置也要明顯強於羅馬士兵,看到這個結果,令在後邊觀看的努涅斯不禁有些沮喪,看來這次的比試自己還是很難獲勝。

第二輪的投擲,羅馬士兵倒是很爭氣,二十支投槍全部命中了靶子,而且這次也基本上都命中了稻草人腰部以上的位置。而親衛隊員的二十支標槍與第一次的投擲一樣,仍然是全部刺中了稻草人的頭部或是胸口。

比試的結果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因此不用說,又是漢軍取得了第二場比試的勝利。依照常理,即使采用三局兩勝的規矩,漢軍應該說已經贏得了全部的比試,但是努涅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個結果,因此他便再次對老劉道:“王爺,作為軍人,團體作戰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咱們的最後一場比試我建議除了三十名士兵以外,還可以讓咱們兩軍的軍官參加,王爺以為如何?”

看來這努涅斯還是不服氣自己輸給了漢軍,不過他提議雙方的軍官也參與第三場的比試,老劉倒是求之不得,他當然也知道羅馬人善於角鬥,尤其是擅長發揮團體作戰的優勢來取得戰鬥的勝利,因此今天能有機會與羅馬士兵一較高下,了解對方的作戰方式和技巧,才是老劉要與他們進行比試的真正目的。

這次雙方可是要動真格的了,不過在開始比試之前,雙方也都約定既然是比試,那就盡量不要傷人,雙方最好是點到為止,而參戰士兵使用的兵器,也都換成了訓練場上的木刀木槍。參加比試的軍官也都各自增加三人,這樣一來,便是羅馬帝國的三十三名將士對陣漢軍的三十三人。

漢軍這邊出戰的,是三十名武功最強的親衛隊員,再加上老劉、文醜和張飛三人,本來淳於瓊心想自己是使團中唯一的武將(他沒有把老劉放在武將的位置上,畢竟老劉的身份是王爺和大漢朝代天巡視的正使),也想由自己出戰,但是當他看到老劉點了文醜和張飛之後,想想在自己這方的五員大將之中,就連年紀最小的趙雲,武功也遠勝自己,因此為了大漢軍人的榮譽,他也頗有自知之明,不再要求由自己親自上陣。

羅馬軍隊方麵出戰的,也是由努涅斯親自挑選出來的三十名最為勇猛剽悍的羅馬戰士,他們都是曾經身經百戰、經曆過無數次危險的經驗豐富的百夫長,因此這次努涅斯也是下了血本,除了這三十名百夫長以外,看到對方的大漢平北王親自參戰,努涅斯當然不甘落於人後,於是也由他親自掛帥,另外參戰的,還有兩名武功高強的護軍,應該說這三十三人幾乎便是羅馬帝國第二十三軍團的全部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