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佛門至寶(2 / 2)

聽完老劉的介紹,眾人才知道原來在貴霜也有如此曆史久遠的學說,像王允三人也都是學識淵博之人,但是他們對佛教也隻是聽說而已,今天聽了老劉的講解,由於老劉講的非常簡單易懂,因此幾人對佛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於是他們也向老劉要求以後有時間的時候,請老劉多給大家講些有關佛教的知識,也好讓大家長長見識。

終於到了離開貴霜的日子了,算下來他們到了富樓沙以後,在這裏足足呆了十多天,不過取得的成果也不錯,既與貴霜帝國達成了友好協定,同時也對貴霜帝國的實力有了切實的了解。這幾天沒事的時候,老劉也與陳宮和郭嘉二人聊起一旦將來大漢與貴霜發生戰事,那麼隻要大漢從南北兩邊分別出動兩支隊伍,每支隊伍的人數隻要有五萬人,便完全可以把貴霜的三十萬士兵打敗,畢竟如今貴霜士兵的裝備和兵器,連大漢內地的郡國兵都大大不如。隻是貴霜的地盤不小,因此在打敗了貴霜的軍隊之後,如何能夠實現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否則貴霜的近千萬百姓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接受大漢的統治,成為大漢的順民的。

在這個問題上,小郭嘉倒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這些天來他也對貴霜的曆史有了一些了解,在他看來,如今的貴霜皇帝也是北方的外來者,而南方的這些貴霜百姓似乎並不好戰,因此他們對於外來的統治者很少發生反抗或是**,所以將來一旦大漢軍隊真的征服了貴霜,那麼便可以優惠的政策來安撫百姓,同時還要實行老劉在幽州進行的那種移民政策,將貴霜的百姓遷徙一部分到大漢的內地去居住,而把大漢的百姓想貴霜遷移,這樣時間長了,便可以起到在烏桓人中同樣的效果。同時既然貴霜的百姓大都篤信佛教,那便繼續允許他們信奉佛教,反正佛教的宗旨便是教人一心向善,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說的確是一個籠絡人心的好方法,所以難怪在印度的土地上會有不少的國王皇帝全都信奉佛教,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們為了收買人心,所以郭嘉通過自己的了解和分析,認為隻有北方的那些大月氏遺族,將來才是最難對付的。

聽了郭嘉的分析,老劉和陳宮二人對於他的見解非常讚同,看來郭嘉雖然年紀還不大,但是將來的成就肯定難以估量。

為了表示自己對老劉的誠意,貴霜皇帝胡維什卡破天荒的離開了皇宮,親自將老劉等人送出了富樓沙城,而且他還派外交大臣巴圖斯代表自己,護送大漢使團一直到他們到達貴霜帝國距離安息最近的城市高附城。

這次老劉他們所選擇的路線,乃是從富樓沙離開後,便沿著貴霜帝國的禦道前往正西稍稍偏北方向的高附城,然後從高附城便可以直接穿過貴霜的邊界,進入安息帝國的地盤。

這條路與老劉他們來時所走的完全不同,由於從高附城到富樓沙的道路看來是連接貴霜南北兩大區域的要道,因此這條道路保養的不錯,兩地之間不到一千五百裏的距離在六天之後,巴圖斯便帶著使團眾人來到了高附城外。

高附城由於是原來貴霜帝國的都城,而且也是具有戰略和商貿雙重地位的重鎮,因此城市的規模也不小,尤其是高附城位於連結貴霜南北兩部分的中間地帶,並且更是連通大漢與安息兩國的唯一通道,因此高附城中有整個貴霜最大的集市,四麵八方的客商雲集在高附城,將周圍各國的貨物通過這裏販運到其他國家去。

高附城距離貴霜與安息兩國的邊界不過一百裏不到的距離,因此在高附城外設有從安息進入貴霜後的收稅關卡,而高附城也和東邊的科洛格城一樣,靠著收取過往行商的稅金便使得高附城成為整個貴霜最富庶的城市之一。隻是由於貴霜與安息兩國之間常年戰爭不斷,因此在高附的貴霜軍隊也比科洛格城多了很多,由於有了巴圖斯的帶領,因此使團並沒有受到當地關卡中的稅務官和駐軍的刁難。

老劉帶著幾位文官和文醜幾人跟著巴圖斯進了高附城,而四百名士兵則在淳於瓊張飛等人的帶領下,在高附城外紮營過夜,畢竟城內能容得下這麼多人的旅店幾乎很少,事先又沒有跟城內的總督打招呼,一時半會兒的很難找到合適的住處。因此為了不給巴圖斯添麻煩,老劉便讓淳於瓊帶著他們留在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