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西域諸國(2 / 2)

文醜聽到城門官發問,於是便對城門官道:“城門官你聽好了,我們是從都城來的前往西方的安息等過出使的使團,而帶領使團的,便是我大漢的平北王,如今代天巡視的劉備劉大人,你快快帶我們進城去見你們的長史,同時也安排我們先到城中住下如何?”

“遵命將軍,我這就帶你們進城,你們隊伍中的士兵我讓手下先帶他們去城中的館驛和軍營中休息,因為我們它乾城的館驛太小,恐怕容納不下您的部下,所以隻能讓一部分人去軍營中休息了,我這就帶將軍和平北王去城中的長史府,請將軍移步。”

城門官說完,便派幾名手下帶著禦林軍和親衛隊員前往城中的館驛和軍營,已經到了城門外的老劉讓太史慈和淳於瓊先去安置禦林軍和親衛隊員,而老劉等人則跟著城門官前往它乾城中的西域長史府府衙。

一路上老劉等人仔細的打量了一番這座小城,其實更確切的說整個它乾城便是一座軍營,城中的房屋雖然都不甚高大,但是卻非常的齊整,也因此使得城中的道路倒是非常寬闊,便於調動城中的軍隊,而城中的居民也大部分是守軍的家屬,當然也有一些往來漢地和西方各國做生意的客商,而城中的酒店商鋪似乎也不多,看上去有些冷清。

到了府衙門前,眾人看到所謂的府衙,不過是一座稍微比城中的其他房屋高了一些的大屋子,周圍加了一道不到一人高的木製圍牆而已,從外邊便可以看到院子裏的長史府也隻有兩排房屋,前邊的那排估計便是長史府的公事廳和客廳,而後邊的那排房屋便是他們的居室了。

城門官讓幾位大人將軍在門前稍候,自己急忙跑進了長史府,去向長史張晏稟報情況。

時候不大,一名年過四旬的中年文官帶著幾名文武官員出了大門,前來迎接老劉等人,中年人一眼便看到了站在眾人中間的老劉,知道他肯定便是城門官口中所說的代天巡視的平北王了,於是急忙搶前幾步,來到老劉麵前跪倒磕頭,嘴裏道:“下官不知王爺駕到,有失遠迎,還望王爺恕罪。”他身後的幾名文武官員也跟著長史一道,向老劉叩首行禮。

老劉急忙上前扶起了張晏,然後道:“長史不知我的到來,何罪之有,倒是長史你為我大漢守衛西疆,保得大漢一方安寧,當真是勞苦功高啊。”

聽到老劉如此說,張晏心中感動,於是便道:“為我大漢皇上效力,乃是下官的本分,王爺有何差遣,下官無不從命,請王爺先到客廳中休息,我已經讓下人為王爺和各位大人將軍準備午飯去了,王爺從都城來到這裏已經有數千裏之遙,一路上肯定免不了風餐露宿之苦,請王爺和諸位大人將軍進府休息,王爺您請。”

於是眾人便在張晏的帶領下,來到了長史府的客廳之中。

與中土各地的官府相比,這裏果然簡陋了許多,客廳中也沒有桌椅等物,眾人的麵前仍然擺著幾麵矮桌,而矮桌的後邊倒是鋪著厚厚的地毯,所以大家隻能不習慣的跪坐在了地毯上。

不過桌上的水果倒是不少,尤其是當地的特產哈密瓜和葡萄,這些可都是當時內地無法見到的,因此早已經有些饑餓的眾人便毫不客氣的大吃特吃起水果來,連烏雲和紅昌也都沒有了淑女的風範,抓起那些葡萄便往嘴裏塞,連葡萄皮和葡萄籽都不吐了。

老劉倒是沒有急著吃水果,而是向張晏詢問如今西域長史府的情況,而張晏也一一向老劉作答。

如今的西域長史府雖然名義上仍然管轄著東起玉門關、西至蔥嶺、北至烏孫、南至西羌的大片土地上的四五十個大小屬國,但是由於近年來大漢的國力漸弱,而且加上對西域的重視程度也大不如前,因此轄區內經常有些國家犯上作亂,妄想脫離大漢的統治,而有些國家則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經常向周圍的小國發動戰爭,吞並他們的土地。而每到此時,西域長史府由於自己本身的兵力有限,編製仍然是六十年前朝廷確定的五百人,所以根本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去平定叛亂或進行調停。不過張晏也吸取了他的前任的經驗,一旦有戰事爆發,便從那些與大漢關係密切的國家中調動軍隊,這樣便可以形數上的優勢,從而去消滅反叛的國家或調停交戰的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