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偶得賢才(2 / 2)

前來給老劉送行的,除了朝廷的三公太尉袁槐、司空劉寬和司徒崔烈外,還有大將軍何進,右車騎將軍朱儁、議郎蔡邕、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還有靈帝派來代表他給老劉送行的中常侍郭勝,如此規模應該說也算是給足了老劉麵子,而這些人也一直把老劉送出了洛陽城門,互道珍重之後,眾人才目送著使團逐漸的遠離了眾人的視線。

如今老劉把三百禦林軍分成了兩部分,二百人作為後隊,一百人在前邊開路,而一百名親衛隊員則在中間護著眾人。至於幾位將官,也分別去了幾支隊伍中帶隊,文醜在前邊開道,淳於瓊在後隊指揮,而張飛、太史慈和趙雲則都在中軍跟著老劉,如今郭嘉倒是和他們三位混的很熟,隻是他不會武功,因此看著幾人威風凜凜的倒也很是羨慕。

離開了洛陽之後,老劉等人沿著官道前往雍州的長安,路上如今很是太平,這裏有鄰近大漢的都城洛陽,今年的年景也不錯,因此路旁的莊稼都長勢良好,田地裏的農民已經開始收獲成熟的穀子等作物,看來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三天之後,使團的隊伍便來到了長安城,這是老劉第一次來這裏,畢竟長安城曾經是西漢的都城,也經曆了二百多年的不斷修建,因此長安城的城牆也如洛陽城一般高大,而長安城的規模也跟洛陽城的大小差不多,不過此時的長安城歸司州(也稱司隸校尉部)管轄,而司州的治所在洛陽,至於長安則隻是司州下屬的京兆尹的治所所在(京兆尹,中國古代的官職稱呼,相當於今日首都的市長。京兆尹最早出現於秦朝,當時置內史為京師行政長官。漢武帝時內史分置為左右,太初元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以右內史部為轄區,以長安為治所,京兆尹職同郡太守,可參與朝政)。

而前任京兆尹便是剛剛前去新州擔任刺史的楊彪,由於楊彪走後,新的京兆尹尚未前來上任,因此府中的尹丞趙溫目前暫帶京兆尹之職。得知京城來人的消息後,趙溫以為是朝廷委任的新任京兆尹到了,因此急忙帶著府中的大小官員出府迎接。

老劉看到來的尹丞年紀已經不小,估計和王允年紀相若,而尹丞看到王允向他展示的聖旨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代天巡視的平北王劉備到了,急忙帶著眾人匍匐在地,向老劉叩頭行禮。

老劉急忙上前將趙溫攙了起來,嘴裏說道:“尹丞大人不必客氣,我隻是因為出使西方,才會在此地路過,有勞尹丞大人給我們安排好住處和晚飯,明天一早我們還要繼續趕路。”

趙溫看到老劉如此平易近人,心道看來傳言都說平北王體恤民情,乃是個處處為百姓著想的好官看來是不假了,於是他急忙請老劉到府中的客廳內休息,如今的京兆尹府後院也還空著,因此他便安排手下官員為老劉把後院收拾好,今晚招待王爺在此休息,同時他也把四百名士兵安排到了府中的其他院內休息,反正府裏有的是空房子,就是再來幾百人也完全能住得下。同時他也讓廚房趕緊為老劉等人準備飯菜,把他們的戰馬喂好,另外再為眾人準備好明天路上的幹糧清水,然後他才進了客廳。

客廳中的老劉已經和陳宮等人坐在客廳中喝茶呢,看到趙溫忙的滿頭大汗的進來了,老劉急忙招呼他在自己的身邊坐下,然後便問起了他的姓名。

趙溫聽到老劉發問,於是便恭敬地答道:“回王爺的話,下官姓趙名溫,字子柔,乃成都人氏。”

聽他自報姓名叫趙溫,老劉似乎記得在三國時期有這麼個人物,而且在後來還當上了三公中的司徒之職。不過老劉之所以會記得他,是因為後來他因為舉薦曹丕當官兒招致了曹操的不滿,從而罷免了他的司徒之位,而司徒這個官職也從此被曹操徹底摒棄了,因此趙溫還得了個末代司徒的名號,才讓老劉記住了他。

不過說起趙溫此人,也確實才學過人,隻是一直懷才不遇罷了,因此直到如今四十多歲了,還隻能在京兆尹府中放個尹丞之職,老劉記得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趙溫曾經在後來看到因董卓李催等人混亂朝綱,為害百姓之時,曾經說過一句:“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然後便棄官回家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人相當的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