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是閑著無事,於是老劉便把那幅幽州地圖拿到了麵前,然後開始按照自己的記憶,將這次大漢平定的地方都圈了進去,而且他還把幾個重要的地方如紮達城、平北城、單桓城都標注了出來,而且境內的幾大河流、山脈,還有浩瀚遼闊的北海都被他一一添了上去,隻是他並沒有在三韓和扶餘、挹婁等地做過多的修改,這樣一來顯得在中西部鮮卑和北匈奴等地似乎都有重鎮,而且老劉還把如今在這些地方都留了多少漢軍,沿途每隔一百裏便建有一個兵站的情況也都注明了,他的目的當然也很明顯,那就是讓袁槐自己主動把右北平以西的幽州郡劃給袁紹,由袁紹前去擔任刺史之職。
看到老劉的動作,三人都是大感驚訝,尤其是崔烈更是自命學識過人,涉獵廣泛,天文地理無所不精,可是如今看到老劉隻是隨意的畫了幾筆,便把幽州境內的很多地圖上原來沒有標明的山脈河流都添上了,而且根本就沒用苦思冥想,顯見這些東西他早已熟記心中,因此待老劉畫完之後,崔烈把地圖拿到手中,翻來覆去的看了半天,口中也是讚歎不已。
旁邊的袁槐和劉寬也看到了,雖然袁槐對老劉的確有些嫉妒,但是他也不得不佩服老劉的本事,就拿他剛剛所做的這件事來說,他知道自己的侄子袁紹肯定不行,而劉寬看到老劉這樣做,更多的還是欣慰,因為他覺得從老劉這幾年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對於大漢朝那是絕對的忠誠,否則以他如今的地位和實力,真的想從靈帝手中把皇位奪走也是易如反掌,如今被免去了幽州刺史之職後,劉備並沒有因此而記恨皇上,而是繼續一心一意的做好皇上交給自己的每一件事,看來有平北王在,才是大漢的幸事,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
等他們看完之後,老劉又把幽州地圖拿了過去,然後從右北平與漁陽郡交界之處,向上畫了一條直線,一直延伸到地圖的最上端,也就是地圖上原來標著丁零的地方。
看到老劉所畫的這條線,三人明白老劉的意思,知道這便是老劉的想法,便是將來將幽州以這條直線為界,劃分成東西兩部分,而且他們也仔細的看了看老劉畫的這條分界線,果然兩邊的地盤大致差不多,隻不過從地圖上看,幽州原來的主要城鎮大都在分界線以西,包括幽州的治所薊縣也在範陽、上穀和漁陽三郡之間,而分界線的東邊原來主要是烏桓和三韓人的地盤,因此三人都覺得如此分法,似乎東西兩邊的實力不太均衡,給人以西強東弱的感覺,而且幽州原來的漢人百姓大都居住在分界線的西邊,而東邊則隻有在昌黎、遼東和樂浪郡有為數不多的漢人,剩下的幾乎都是烏桓人,這次打下了三韓、高句麗和鮮卑、扶餘等地,那麼東邊的外族人口將占了大多數,因此幾人也都暗暗搖頭,看來將來東邊的這個州肯定不好管理,畢竟在他們幾人的心中,也沒有完全接受這些外族已經被老劉並入了大漢的這一事實。
從老劉進入袁槐的公事廳到現在已經過了足有一刻鍾了,期間幾人都沒有說話,但是看了老劉的舉動之後,他們三人也明白,這次的分割幽州,肯定要以劉備的意見為主,畢竟他是原來的幽州牧,又是大漢的平北王,雖然靈帝沒有說這次由誰來主事,但是他們三人畢竟對幽州的情況不是很了解,而何進那是跟劉備走的非常近,因此他肯定會無條件的支持老劉,所以袁槐等三人倒也達成了一個共識,那便是隻要劉備確實出於公心的話,他們就按照他的意見來分割幽州的一切,包括地盤、官員、府庫的財產、軍隊等等。
很快,大將軍何進也來到了太尉府中,他倒是連通報都沒用就直接進了袁槐的公事廳,畢竟在洛陽不管是哪個衙門,幾乎沒有不認識大將軍的,當然這也是因為大將軍何進一是行事高調,二是長相也很好記,因此才會讓大家過目不忘。
看到四人似乎已經開始商議了,何進對著老劉道:“王爺,我那邊還有些事情沒處理完,因此耽擱了一會兒,我沒影響咱們的正事吧?”
“大將軍有事但做便是,這邊的事情其實也很簡單,大將軍請看,我已經把分割幽州的一個基本思路畫出來了,按我的意思,這條分界線以西的這部分,仍然以幽州命名,而分界線東邊的這片土地,可以重新命名,我昨晚倒是想了一個,既然這個州是大漢最新的一個州,那便不妨就以新州來命名,諸位大人以為如何?”老劉接著何進的話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