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最後又商議了一下,決定接受他們兩人的建議,向漢軍投降,隻是將來漢軍不能強迫他們搬遷,願意留在得塞音城居住的鮮卑百姓,漢人必須尊重他們的選擇,至於他們三人,可以繼續從軍為漢人效力,軍隊也就按剛才和連所說,能被漢人選上的,便繼續當兵,其它的可以當什麼屯田兵或是去做工,反正不管是當兵還是做工,都有錢拿,這樣他們就可以養家糊口了。
看到柯最三人答應了,和連高興萬分,看來自己的威信還是不錯,於是他接著對幾人道:“柯最大人,你能這樣做太好了,我看這樣吧,我與日律推演大人派個親兵回去,告訴漢人你們已經決定投降了,不過今天晚上我們幾人再一道好好喝一次酒,畢竟今後我們可能很難再有機會經常聚在一起了,所以今天我們就喝他個一醉方休,幾位大人和將軍以為如何?”
幾人一聽,也確實是這麼回事,今後投降了漢人之後,恐怕也就不像如今這麼自由了,於是日律推演便派自己的親兵返回漢軍大營,向關羽報告柯最等人已經同意向漢軍投降之事,不過今天晚上,和連大王與自己幾人要在城中喝最後一次酒,明天便開城投降,還請關羽等人原諒。
等送信的親兵走了之後,柯最已經派人準備好了一桌酒菜,幾人便聚在一起,吃起了散夥飯,不管他們是借酒澆愁也好,還是真的高興將來有好日子過來也好,反正當天晚上幾人都喝得酩酊大醉,直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他們才醒了過來。
一看天光已經大亮,幾人急忙穿戴整齊,前去開門向漢軍投降。
頭天晚上得到消息之後,關羽和公孫瓚等人商議了一下,估計和連等人也不會耍什麼花招,而且和連的家人也都在鮮卑王庭,因此他們也就繼續在城外圍城,耐心等著第二天城內的柯最等人投降。
果然在第二天巳時剛過,得塞音城的吊橋便被放了下來,同時城門也緩緩打開了,和連帶著日律推演和柯最幾人出了得塞音城,來到漢軍的大營之中,向早已在關羽的中軍大帳中等候的幾位漢軍大將和軍師投降。
此役過後,幽州大軍對鮮卑的平定全線告捷,如今除了在北方偏遠的地方還有一些小的鮮卑部落之外,三部鮮卑都已經被漢軍平定,而北方原來屬於鮮卑的廣袤領土都成了大漢的疆域,關羽、公孫瓚和兩位軍師商議了一番之後,決定由關羽和石韜帶領他們的部下先返回鮮卑王庭,然後負責對中部鮮卑地盤內的城池和百姓進行統計,並且做好這些地方官府的設置,他們臨走時把願意南遷的鮮卑百姓也都帶上了,另外便是突騎兵如今規模更加壯大,因為新加入的一萬多名鮮卑騎兵都被安排到了突騎兵之中。
聽說漢軍還要繼續北征丁零,柯最自告奮勇,要求讓他帶著慕容風為先鋒,畢竟他們對這邊的地形熟悉,另外他們也曾與丁零的軍隊打過仗,知道他們的士兵裝備極其簡陋,隻是善於射箭和近身肉搏,而且整個丁零雖然地盤很大,但是他們的族人不過十萬,士兵也隻有兩萬多人,因此公孫瓚這次出兵之時,也聽從軍師陳宮的建議,先派兩萬人返回白狼城,協助那裏的居民南遷並處理其他事情,他隻帶了不到三萬人北征丁零,以目前漢軍的實力,應該說對付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的丁零將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戰事的發展也果然與他們預料的一樣,大軍隻用了不到二十天,便將整個丁零橫掃了一遍,丁零國王拒不投降,被張頜將他挑上了半空,兩萬多丁零士兵也都成了漢軍的刀下之鬼,當漢軍來到美麗的北海之濱時,公孫瓚和陳宮都被驚呆了。
他們都從書上知道在大漢的極北之地,有一座特別特別大的湖泊,被稱作北海,也有人將其稱為北冥之海,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鯤鵬便是居於北海之中。如今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所在,看著那一望無邊的清澈湖水,令漢軍大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