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此時心裏也很著急,畢竟徐晃帶著的輕騎兵剩下的已經不多了,所以他急忙傳令突騎兵連弩上弦,等他們與鮮卑騎兵的距離不到二百步的時候,便開始向鮮卑人發起了攻擊。
和連與日律推演也看到了身後追來的漢軍,而那名領頭的大將正是今天在城外打敗魁頭的將軍,前來追擊的漢軍人數也有數千人,日律推演沒辦法,隻好命令一名萬夫長帶領五千人留下,擋住身後的漢軍,他與和連指揮剩下的不到五千名鮮卑士兵繼續向前邊衝殺,畢竟這邊的漢軍也就剩下了一千人,因此他們還可以利用人數上的優勢,打垮這支漢軍而逃回大漠。
徐晃也看到了後邊追來的援兵,當他看到鮮卑人被迫分兵之後,便再次指揮手下的一千名輕騎兵排成了一個衝擊的錐形之陣,徐晃揮舞著大斧衝在隊伍的最前邊,現在他們身上的弩箭也幾乎都射光了,所以輕騎兵都是揮舞著手中的長刀,跟著徐晃如一把尖刀一般,衝進了鮮卑人的隊伍之中。
輕騎兵也是看到來了援兵,因此大家的士氣又都空前高漲,這一路上雖然是他們主動打打撤撤,但是畢竟也被鮮卑人殺死了一大半同伴,所以剩下的輕騎兵更是同仇敵愾,紛紛揮舞著手中的長刀撲向敵人,但見戰場上雙方的刀光閃閃,不過這次輕騎兵占了隊形之利,再加上他們的長刀不僅比鮮卑人的彎刀長了半尺多,而且鋒利程度也是彎刀所無法比擬的,前邊的戰鬥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輕騎兵傷亡,主要是因為鮮卑士兵的數量太多,而且他們逃跑心切,也是豁出命來與輕騎兵拚殺,因此才會給輕騎兵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如今的形勢又發生了變化,漢軍不僅有輕騎兵一隊人馬,後邊又來了援軍,因此鮮卑士兵如今的士氣更加低落,所以看到漢軍衝到自己麵前後,有的還舉刀抵抗,更多的則是趁機從漢軍的兩側繞了過去,徐晃的目的是抓住或殺了那兩名敵酋,而且靠一千名輕騎兵想完全堵住鮮卑士兵逃走的路線也不可能,反而會給輕騎兵造成更大的傷亡,畢竟這裏是一片平原,因此他也不去理會那些逃走的鮮卑士兵,而是帶著輕騎兵衝進了鮮卑士兵的隊伍之中後,便向著中間那兩名看似他們首領的鮮卑大將衝殺了過去。
此時,日律推演派去阻擋突騎兵的那名萬夫長指揮手下的五千名鮮卑士兵擺下了一個防守的陣勢,他們也想學剛才輕騎兵對付他們的辦法,先用弓箭射殺前進途中的漢軍,然後等漢軍衝上來之後,他們再殺入漢軍的隊伍之中與漢軍混戰,從而擋住漢軍的追擊。
可是還沒等他們射箭呢,突騎兵在二百步左右便開始用連弩向他們發起了攻擊,這次鮮卑人可慘了,他們手中都是拿著弓箭,小圓盾都在馬背上掛著呢,結果突騎兵的一輪弩箭下來,足有上千的鮮卑騎兵落馬身亡,還有不少被射傷和射中了馬匹,那名萬夫長這才想起漢軍的連弩之威來,急忙指揮鮮卑騎兵收起弓箭,先把圓盾拿出來抵擋漢軍弩箭的攻擊。
有了圓盾的遮擋,突騎兵後邊的弩箭便沒有像第一輪那樣殺傷力那麼大,不過等突騎兵衝到鮮卑士兵的麵前時,還沒有收起圓盾的鮮卑士兵還是被突騎兵射死了兩千多人,差不多是這支隊伍的一半了,剩下的鮮卑士兵看著衝上來的漢軍士兵個個如下山猛虎一般,令他們幾乎喪失了抵抗的念頭,最後在萬夫長的高聲命令下,才舉起彎刀開始與突騎兵展開了激戰。
蹋頓揮舞著大刀當先衝進了鮮卑士兵的隊伍中,有些鮮卑士兵認得他便是今天在鮮卑王庭外打敗了魁頭的漢將,因此都躲著他,可是他們如何逃得過蹋頓胯下的踏雪烏騅,因此鮮卑士兵的隊形馬上便被蹋頓衝開了一個缺口,而突騎兵也紛紛撲向麵前的鮮卑士兵,鮮卑士兵開始還能稍作抵擋,但是隨著突騎兵的不斷進逼,他們的人數隻有突騎兵的一半,而且是以疲憊之師對付精力充沛的生力軍,因此沒用多長時間,這些鮮卑士兵便開始了潰敗,而那名萬夫長也在與蹋頓交手了幾個回合之後,被蹋頓的大刀砍成了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