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匈奴西遷(2 / 2)

呼衍青此時又對呼衍王道:“大哥,我這次不小心中了漢人的計,請您就給我個立功贖罪的機會,由我帶人在城中拖住漢軍,好讓大哥帶著我王庭的主力離開單桓城,甩開漢人的追擊,還望大哥同意。”

呼衍王知道他這不過是在做做樣子,好給他自己挽回一些麵子,但是既然他說了,估計現在派誰來承擔這個任務大家都不願意,所以呼衍王也就順水推舟道:“王弟果然深明大義,能夠為了我匈奴部族的大業,甘願留在這裏拖住漢軍,我先在這裏代表全體族人向王弟致謝了,隻是王弟隻要把漢人拖住兩天就行,因為從這裏用不了兩天,我們就可以走出咱們原來的疆域,進入西方那些更為廣闊的地方,所以王弟隻要堅守兩天之後,你們也可以悄悄撤離單桓城,來追趕我們便可,我們會在咱們的地盤之外等著你們,大家以為如何?”

有人出頭當然好了,所以這些匈奴高官當然都同意,也都紛紛誇獎右賢王呼衍青深明大義,給他戴了很多的高帽子。

現在的呼衍青是有苦說不出,本來自己就是想客氣一下,沒想到呼衍王竟會當真了,到了這個時候他也不好反悔,隻好挺著胸脯接受了這個任務。

此時仆該也已經把回到軍營的匈奴士兵清點完畢,來到了這裏向呼衍王單於稟報戰況,出兵時的兩萬大軍經過與漢軍的一場血戰,此時回到軍營的也就八千出頭,剩下的一萬兩千人都死在了漢軍的手中。

眾人又商議了一下,如今城中的匈奴士兵總數還有兩萬三千人,為了在將來到了西方的土地之後,能有足夠的兵力去征服那些原來在那裏居住的居民,所以鐵弗林建議給呼衍青留下五千人守城,反正他們在與漢軍交戰的時候也看到了,漢軍基本都是騎兵,更沒有什麼專門的攻城器械,因此即使他們到了城下開始砍伐樹木製造雲梯,估計也要費上一兩天的時間,因此有五千人守城,完全可以堅持兩天以上,反正兩天以後大軍已經離開了北匈奴原來的地盤,漢軍也就不會再緊追不舍了。

而且將來北匈奴到了西方之後,還有一萬五千匈奴騎兵,也就有了足夠的資本去與那些原來的居民爭奪土地,並且去征服他們,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奴隸,也省得在這裏還要受到漢人和鮮卑人以及南匈奴人的欺壓,如此一來,離開這裏對他們而言也就成了好事一樁。

雖然覺得隻給自己五千名士兵,用來抵抗一萬多漢軍的進攻有些為難,但是呼衍青想想漢軍確實還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打造雲梯和撞木等攻城的器械,因此估計他們攻城也是一兩天之後的事了,自己的任務便是把漢軍在單桓城拖住兩天,其實最多也就是一天,兩天之後自己也要帶著剩下的殘兵,趁著夜色離開單桓城,去追趕呼衍王等人,所以想到這裏他也就安心了,然後又托付呼衍王照看好自己的家人,好等將來自己過去了再和他們團聚。

事不宜遲,定好了計策之後,單桓城中的匈奴族人馬上連夜開始了遷移行動,好在他們的族人不管是老人孩子,還是婦女都會騎馬,而且他們原來本就是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早已經習慣了隨時遷徙,而他們的馬匹數量也足夠城中的匈奴人騎了,因此在天亮之前,城中除了呼衍青帶著的五千名匈奴士兵以外,其他的匈奴族人已經基本上都撤出了單桓城,他們都騎著戰馬,沿著烏倫河向西方而去。

到了第二天的上午,漢軍在巳時剛到,便已經來到了單桓城外,如今漢軍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兩千多人,因此也沒有足夠的兵力用來包圍單桓城,於是老劉便指揮大軍在單桓城的東側和南側分別駐紮了一半的部隊,這樣也給匈奴人留下了逃跑的空間,免得把他們逼急了而與漢軍拚命,這樣恐怕也會給漢軍帶來較大的傷害。

其實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老劉並不想把北匈奴人斬盡殺絕,他也知道北匈奴人最後肯定會向西方逃竄,進入到後世屬於歐洲的地方去,然後他們在那裏征服了當地的居民,重新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匈奴帝國,所以隻要他們能主動離開現在的領地,老劉也不打算斷了他們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