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逃出了漢軍追擊的馬韓國王樸宗萬,由於和他一起逃出來的幾千**都被崔勝男帶著留下阻擊漢軍了,因此他身邊現在隻有三十多人,不過這些人除了他的親衛,便是幾個部落首領,好在樸宗萬年輕時候也是一員悍將,身體的基礎還不錯,雖然現在沒有了馬匹,眾人隻能靠著兩條腿逃命,但是他們跑得也著實不慢,十多裏的路程他們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現在他們已經逃過了崔勝男放火伏擊幽州水軍的鬆炭,開始鑽進了茂密的樹林,從這裏到馬韓的王城太田,還有不到二百裏的距離,好在他們熟悉這裏的地形,知道如何從林中的小道穿過去,然後經過田安、鳥致院兩個比較大的部落村鎮,趕回到太田。
雖然蔣欽也帶著三百多名騎兵向南追趕樸宗萬等人,但是他們過了鬆炭之後,並沒有向密林中前進,因為他們不熟悉林中的道路,所以便向樹林西側的道路追了下去,又跑出幾十裏也沒見到一個人影,蔣欽無奈,隻能收兵回營。
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樸宗萬帶著幾十人在出了密林之後,到沿途的百姓家中搶了一些馬匹和驢子來充當坐騎,這樣他們的逃跑速度也就快多了,雖然隊伍中又有馬又有驢,但是畢竟不用靠自己的雙腿前進了,所以兩天之後,他們終於逃回了位於太田的馬韓王城。
看到走時帶著的十幾萬大軍如今隻剩下了幾十人,而且一個個衣衫襤褸、疲憊不堪,王城中的衛兵都知道肯定是大王打了敗仗,於是急忙打開城門,將樸宗萬等人迎了進去,然後護送他們回到了城中的王宮。
馬韓的王城其實也就是在他們居住的房屋周圍用木頭圍起了一圈圍牆,然後在南北兩個方向留了兩座大門,根本就沒有護城河和吊橋等附屬設施,至於樸宗萬的王宮,不過是幾間比別的房屋高了一尺的木屋,最大的那間是他和手下議事的大廳,其餘幾間分別住著他的妻妾子女,王宮周圍有一圈不到一人高的木頭柵欄,周圍有三十名衛兵在這裏駐紮放哨,可以說比起大漢最小的城池也遠遠不如。
回到家中的樸宗萬根本不敢耽擱,畢竟漢軍中有很多的騎兵,隻要他們找到這裏,拿自己絕無生路,所以他趕緊收拾好家中的金銀細軟,然後帶著幾個妻妾和年幼的子女,坐著牛車出了王城,迅速趕往馬韓最南端的漁村,準備按照崔勝男所說,從那裏坐船逃亡東南方的倭國。
隻是這樸宗萬看來是好運到頭了,所以當他坐著漁船前往倭國時,海上居然刮起了東北風,將他所坐的漁船一直吹到了耽羅島,島上的守軍看到來了一艘漁船,便將他們扣住了,然後派人上船盤查,樸宗萬帶著手下的十幾名親衛奮起反抗,猝不及防之下,倒被他們殺了幾名水軍士兵,岸上的漢軍看到他們行凶殺人,估計不是什麼好人,於是一頓連弩射到了船上,然後又衝上了漁船,把船上的馬韓士兵全都殺光了,樸宗萬和幾個妻妾子女也沒有逃過連弩的攻擊,一家幾口全都死在了一起。
由於並不知道船上死去的領頭之人便是樸宗萬,因此漢軍也沒有留下他的屍首,而是把這些馬韓人的死屍都扔到了海裏喂魚,繳獲的金銀細軟倒是不少,都被漢軍運到了島上,準備將來送回幽州領賞。
結果這馬韓國王樸宗萬的下落便成了一個謎,漢軍在此後的幾日裏,由周泰和蔣欽帶著水軍士兵跟著金亨善為他們找到的一名略通漢語的向導,很快便攻占了馬韓的王城,隻是樸宗萬早已不知逃到哪裏去了。
幽州水軍此後在向導的帶領下,基本平定了其它幾處比較大的馬韓部落,使得整個馬韓都歸到了幽州的統治之下,同時水軍的大船也不停的將幽州各郡的屯田軍和郡國兵運到這裏,從而逐漸穩定了馬韓的局勢,基本控製了整個馬韓。
高順和鍾繇帶著步兵師在金亨善的帶領下,翻過橫亙在馬韓與辰韓之間的高山峻嶺,很快便將辰韓與弁韓兩處都占領了,然後將從樂浪派來的屯田兵和郡國兵安置到兩韓的各處村鎮,同時按照幽州的建製建立起了各級官府,由從幽州派來的官員擔當起了各級官府的要員,再將所有百姓登記造冊,編入戶籍。等這些工作做完之後,三韓之地也最終變成了幽州的第十個郡,老劉為其命名為韓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