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北伐戰起(一)(1 / 2)

按照老劉的建議,第一軍分區司令部駐地就在薊縣,管轄的範圍比較大,從代郡、上穀郡、範陽郡到漁陽郡,而薊縣正好處在這幾個郡的中間,將來便於管理。第一軍分區的司令員,老劉建議由關羽來擔任,手下大將有蹋頓(任突騎兵第一軍軍長)、徐晃(任輕騎兵第一軍軍長)、褚燕(任輕騎兵第二軍軍長)、周倉(任輕騎兵第一軍第一師師長)、裴元紹(任輕騎兵第一軍第二師師長),輕騎兵第二軍的兩個師長分別是高平(王越的弟子)和黃巾降將王當,至於突騎兵的兩個師長,則繼續由赤莫罕與脫脫兒兩人擔任,還有就是原來的器械師,由於考慮到北方的外族都沒有高大的城牆,而且道路不暢,這些器械難以運輸,所以將來北伐基本用不到投石車和巨弩,器械師便繼續留在第一軍分區,師長仍由耿忠擔任。

同時,為了使各個軍分區能夠充分發揮作用,老劉提出了為每個軍分區派去一名謀士,擔任該軍區的軍師之職,第一軍分區的軍師,老劉建議由石韜擔任,畢竟以石韜之才,擔任第一軍分區的軍師之職應該說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老劉知道關羽的脾氣,因此才把性格溫順的石韜派去給他擔任軍師,這樣兩人也便於相處。

至於管轄範圍為右北平、昌黎、遼西三郡的第二軍分區,駐地設在昌黎郡的柳城,司令員由公孫瓚出任,軍師則是陳宮,他對於鄰近的東部鮮卑非常熟悉,而第二軍分區將來擔任著征討東部鮮卑的重任,所以這樣安排也是為了北伐著想。

第二軍分區中,張頜、管亥分別擔任兩個輕騎兵軍的軍長,而赤延則擔任突騎軍的軍長,輕騎兵的四個師長分別是孫輕、吳進、趙鵬、田奎,而突騎兵的兩個師長則分別是莫溫與赫爾貼,這幾人中除了孫輕是黃巾降將外,其他的都是從以前的輕騎兵和突騎兵中提拔起來的,這些人不僅功夫不弱,由於得到了田豐等人的指點,在謀略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得以被提升為幽州正規軍的高級將領,肯定會令他們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由於第二軍分區的主要目的是北上討伐東部鮮卑以及更遠的丁零與扶餘等地,路途遙遠,所以幾人商議後決定,第二軍分區同樣不設步兵,這樣可以更好的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在短期內完成任務。

第三軍分區的司令員是顏良,這是老劉早就定好了的,至於軍師,則是對樂浪周圍的外族非常了解的鍾繇,而第三軍分區的駐地,是在樂浪郡的鏤方縣,這裏離周圍的三韓、穢貊、高句麗和沃沮都很近,而第三軍分區的任務,便是要平定周邊的這幾個外族勢力,所以相對來說,第三軍分區所麵臨的任務最重,因為在滅了三韓之後,他們就要和幽州水軍一起,對東方的倭國發動進攻。

派往第三軍分區的大將中,麴義與太史慈分別擔任兩個輕騎兵軍的軍長,而突騎兵的軍長則由張飛擔任,由於這裏到處都是山區,因此高順的步兵軍被派到了這裏,高順擔任軍長,上次在廣寧保衛戰中表現出色的團長李榮被提拔為師長,另一名師長則是黃巾降將左校,至於輕騎兵與突騎兵的師長和下級軍官,都由這一年多來在曆次大戰中表現出色的將官擔任,四名輕騎兵師長分別是趙承、周義、蔡勇和李奇,而突騎兵的兩名師長則分別是吐穀渾和塗勝。

幾人整整商議了半天,才算是把這些事情定了下來,接下來,荀攸與田豐等人則馬上開始著手落實這些事項,足足在半個月之後,三個軍分區的人員才算基本就位,而他們所需要的軍餉和各類物資也源源不斷的運到大軍的駐地,現在已經進入了秋末,而幽州的所有職能部門都在高速運轉,為來年的北伐做著最後的準備。

在黃巾之亂被平定之後,靈帝接受了朝廷幾位禦史大夫的建議,將年號由光和改為中平,因此今年便是中平元年。

在大漢社會看似平靜的外表之下,其實正在醞釀著更大的風暴,靈帝現在覺得自己的天下又太平了,因此每天更是驕奢淫逸,嫌目前的宮殿尚不夠大,開始大興土木,擴建北宮中原來麵積就已經很大的花園,他又舍不得用他自己賣官得來的私房錢,所以把本來就已經快見底的朝廷府庫幾乎花光了,雖然也有大臣向靈帝提出了諫議,但這些人不是被罷了官,便是被靈帝找了個借口關起來了,所以最後朝廷中也沒有人再敢對靈帝的做法提出異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