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他們的下落,老劉他們也不再急著趕路了,現在他們與這支黃巾軍的距離也就是四十多裏,隻要輕騎兵一陣疾馳,便可以在一個時辰內追上他們,因此安排好站崗的哨兵後,老劉等人和輕騎兵都抓緊時間休息了,畢竟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他們已經是一天一夜沒合眼了。
輕騎兵在東平城外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養足了精神的士兵早早便收拾好營帳,吃完早飯便在老劉的帶領下,迅速沿著大路,向東平城的東北方向追了下去。
果然在一個多時辰之後,輕騎兵便看到了前邊的那支黃巾軍逃兵隊伍,他們估計也是昨晚好好休息了一夜,因此現在倒是顯得很有精神,雖然走的不是很快,但隊形保持的還不錯,隻是他們的裝備很差,手中的兵器也參差不齊,居然還有扛著鍬鎬鋤頭的,隊伍的中間有幾十名騎兵,但是距離太遠,因此也不知道是否有張角鬼影在內。
等輕騎兵又向前逼近了一段距離之後,前邊的黃巾軍士兵也發現了後邊的追兵,頓時有些慌亂,都開始加快腳步,想逃出官軍的追殺。
隻是他們的兩條腿如何跑得過輕騎兵胯下戰馬的四條腿,因此時間不長,輕騎兵就已經迫近了他們,並且在進入連弩的一百五十步射程之後,開始用連弩對遠處的黃巾軍進行立體攻擊。
現在帶著這支黃巾軍隊伍的渠帥,乃是昨天被典韋刺傷了左肩的梁仲寧,他現在肩頭上還纏著一塊白布,當他們逃離了濮陽之後,還以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沒想到城中的官軍居然這麼快就追上來了,梁仲寧不由得長歎一聲,知道留在城中負責拖住官軍的自己的兩個老友張伯和戴風肯定是完了,於是他隻能指揮手下的士卒停止前進,擺下迎戰的陣型,同時命令弓箭手準備好弓箭,等官軍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後,便用弓箭向他們進行攻擊。
他想的沒錯,但是後邊的輕騎兵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現在連董卓的一百名河東軍士兵也學會了幽州軍的連弩攻擊戰術,所以他們隻是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保持著與黃巾軍所列的戰陣的距離,一直沒有進入弓箭的射程,而是在一百五十步到一百不遠的地方,用連弩不斷收割著黃巾軍士兵的性命。
梁仲寧一看這樣打下去可不行,自己這邊根本就打不著官軍,而官軍可以在遠處不停的射殺自己的士兵,所以他急忙組織起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隊,準備向官軍發動衝鋒,而其他的士兵則在敢死隊衝鋒之時,馬上向遠處撤退,要是官軍再追上來,那就不用在聚集在一起逃跑了,大家分散逃走,也不要再沿著大路走了,這樣很容易被官軍追上,就往道路兩邊的農田或荒野中逃跑,隻要能逃出官軍的追殺,便自行前往青州的泰山,到了那裏再去找教主他們便可。
在梁仲寧的親自帶領下,三千名黃巾軍士兵很快舉著一些簡易的木盾,居然開始向身後的輕騎兵發動了攻擊,老劉看著他們絲毫不顧及自己的生死,冒著官軍的箭雨前進,隻是他們的木盾如何擋得住輕騎兵的射擊,因此雖然他們與輕騎兵的距離越來越近,但是一路上中箭倒地的黃巾軍士兵也越來越多,現在被輕騎兵幾輪弩箭射過之後,剩下的黃巾軍士兵也就有不到一千人,仍然毫不退縮的向官軍逼近。
老劉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憐憫之意,於是命令文醜馬上前去喊話,告訴他們投降免死,可是文醜大著嗓門喊了好幾遍,這些黃巾軍士兵似乎是沒有聽見一般,仍然繼續向官軍衝鋒,梁仲寧帶著自己的幾十名親兵和一些下將領騎著馬衝在最前邊,他們也最先被輕騎兵射落馬下,去地府見閻王去了。
結果這三千人的黃巾軍敢死隊還沒有衝到官軍的隊伍前邊,便全數死在了輕騎兵和河東軍的連弩之下,遠處那些黃巾軍士兵一看根本無法戰勝這支官軍隊伍,便紛紛離開了大路,向著農田和山野逃竄。
為了得到鬼影和張角的消息,老劉急忙傳令輕騎兵馬上進行追擊,同時一定要抓一些俘虜回來,這樣才可以從他們的口中問出張角鬼影的下落。
現在的這些黃巾軍士兵當真一個個如喪家之犬一般,拚命的向荒野之中逃竄,生怕自己跑的慢了,便會被官軍追上殺掉,可是他們怕什麼就來什麼,輕騎兵的速度哪裏會讓他們輕易逃走,因此有些跑的慢的很快便被輕騎兵追上殺掉,而由於現在沒有了渠帥梁仲寧在,所以也有黃巾軍士兵聽到官軍投降免死的許諾後,終於拋下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高舉雙手,向官軍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