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雖然佩服老劉的心胸,但是還是對那些有關劉備傳說不太相信,因此便想借著這個機會,試試老劉到底有多大力氣。
等老劉扶住了自己的雙臂之後,典韋仍然雙臂用力,繼續下拜,看老劉能不能抵擋得住。
老劉突然感到從典韋雙臂傳來的那股大力,他心中暗暗一笑,心道你這套張飛也早就用過,那我今天就讓你也見識一下我的力氣到底如何。
老劉麵不改色,仍然微笑著把典韋扶了起來,旁人不明就裏,因此也不知道其中發生的這些變故,但是身在其中的典韋可是真的被驚呆了,自己雖然剛經過兩場惡戰,但是現在的力氣恐怕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怎麼這劉大人似乎也沒用什麼力氣,舉重若輕的就把自己給扶起來了呢?他能用那一百二十九斤的禹王槊,看來傳說中說的也沒錯,自己的力量絕對及不上他,要是他用禹王槊與自己比試,即使自己有大鐵戟在手,恐怕也不是人家的對手,想到這裏,竟然讓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典韋也感到自己以前太目中無人了,今天晚上,自己一下子便遇到了兩個絕世高手,看來今後自己還要痛下苦功,才有希望趕上人家。
當晚的比試由於老劉的出麵幹預,使得典韋避免了被關羽當場打敗的下場,而且他還暗中與老劉較了一下力,之後,典韋也終於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不再以為自己才是武功天下第一的好漢,同時他的心中也充滿了對老劉的佩服和感激,也對幽州軍隊中有那麼多的高手,而新軍中隻有一些武功平庸的武將而感到不解。
總算是落得個皆大歡喜的結果,曹操心中也很感激老劉,於是親自來向老劉致謝,然後眾人又閑聊了一會兒,皇甫嵩便帶著董卓等人都回去休息了。
待他們走了之後,眾將與戲誌才一起,跟著老劉又回到了老劉的中軍大帳之中,對剛才的戰鬥進行一番總結。
老劉首先道:“看來天下的高手還有很多,盡管我們幽州已經有大將十幾員了,但是與整個大漢比起來,畢竟還是少數,比如上次我們在雁門遇到的呂布呂將軍,咱們有些人也都見過了,他的武功之高,恐怕我幽州軍中除了我還沒有人可以與他比肩,今天的典韋不過是陳留的一個獵戶,竟然也有如此高的功夫,因此今後我們幽州除了要培養文官謀士之外,還要開辦一所培養武將的學校,招收的學員也要和幽州書院一樣,不管出身高低,隻要是確有資質的可造之才,我們都可以把他們招進學校進行培養,等我們完成這次剿滅張角黃巾軍的任務之後,回到幽州便由文皓馬上著手處理此事,至於這所學校的名字,我一時還沒想好,你們要是有什麼好的名字也可以說出來,咱們這叫集思廣益,你們覺得如何?”
戲誌才首先答道:“主公未雨綢繆,建立一所培養武將的學校,確實是為我幽州將來的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學校的名稱嗎,我覺得幽州書院是培養文官謀士的,那麼培養武將的所在,自然便可以稱為幽州武官學校了,學校這個詞,我也是聽主公說的,主公,諸位將軍你們覺得這個名稱可還合適?”
關羽、顏良等人能說出什麼來,都覺得戲誌才的名稱不錯,因此便都看著老劉,看他如何決定。
其實老劉也曾想過用這個名字,隻是覺得怕別人不好接受,現在戲誌才既然提出來了,那麼就是說自己的有些理念,實際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幽州的文物官員所接受了,因此老劉當然同意,於是老劉道:“文皓說的不錯,幽州武官學校,一聽便知道是專門培養武將的地方,很好,大家要是沒什麼意見,那學校的名稱就這麼定了。”
關羽等眾將都紛紛表示這個名字好,大家都很讚同,於是幽州官府所辦的第二所學校就這樣定下來了,至於學校的校長和總教官,當然便是由老劉的義父童淵和師叔王越來擔任了。
接著眾人又說起這典韋的武功著實不弱,隻是今天的兵器不稱手,關羽也是深有同感,對老劉道:“主公,您今天在戰場上所說的兩個原因確是事實,不過即使那典韋手中有了稱手的兵刃,我也自認為可以在三百個回合內打敗他,主公應該看出他的實力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