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才和彭脫也在城牆上,看到官軍的動作之後,二人便覺得不好,所以早已經從親兵手中拿過了盾牌護身,這才避免了弩箭上身之苦,隻是城牆上的黃巾軍大部分都隻穿著單薄的皮夾,腦袋上也沒有什麼金屬頭盔,因此被官軍三輪弩箭射過之後,兩麵城牆上的黃巾軍士兵死傷了足有三四千人,令波才和彭脫大感頭痛,要是這樣下去,隻要官軍不停的射箭,自己城中的四萬多黃巾軍能堅持幾天,所以二人急忙命令城上的黃巾軍士兵趕緊躲到垛口下邊,或者先下城牆躲避,自己剛才也看到了,這些官軍都是騎兵,也沒帶什麼攻城的雲梯,所以暫時不用擔心他們攻城,然後又讓手下趕緊把能找到的盾牌、門板和木板等等運到城牆上去,用來阻擋官軍的弩箭攻擊。
看到城上的黃巾軍果然采取了和宛城守軍相同的方法,來抵擋幽州大軍的弩箭攻擊,兩支隊伍馬上變換了攻擊方式,留下一半人馬繼續在原地用弩箭攻擊,防止城牆上的黃巾軍用弓箭反攻,而另外一半則下了戰馬,來到距離城牆一百步左右的地方,抽出身後的標槍,緊跑幾步後,將手中的標槍投上城牆。
雖然標槍的密度沒有連弩那麼密,但是借著強大衝力的標槍輕而易舉的穿透了城上黃巾軍手中的盾牌和頭上的木板門板等物,將下邊躲藏的士兵紮得死傷無數,慘叫連連,而已經退到城下的波才和彭脫看到幽州官軍還有這種方法來破自己的盾牌,更是心裏暗暗叫苦,於是隻留下了少量士兵躲在城樓內監視城外官軍的動向,如果他們要攻城了,再派大部隊上去抵擋,如果他們隻是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攻擊,那就盡量不要安排士兵在城牆上布防,否則最後都被人家給打光了。
而城下的關羽和顏良他們看到城上的黃巾軍士兵都躲起來了,便招呼早已等待多時,一直在他們身後觀戰的曹操和袁術帶領新軍士兵扛起雲梯,衝向潁川的城牆,似乎是打算趁著城上的防守空虛,爬上城牆。
在城樓裏監視官軍動靜的黃巾軍士兵一看官軍扛著雲梯過來了,急忙把消息告訴了城牆下邊的波才和彭脫二人,擔心城牆不保的他們急忙又派黃巾軍上了城牆,準備好弓箭好消滅接近城牆的官軍,但是一看黃巾軍上城牆了,這些扛梯子的官軍馬上停住了腳步,而前邊的幽州騎兵故技重施,再次用連弩和標槍對付城牆上的黃巾軍,如此一天下來,城上的波才和彭脫二人被折騰得來往奔跑,而手下的黃巾軍士兵一天的損失,便有五千多人,而官軍根本就沒有接近他們弓箭的射程,氣的波才跳著腳的在那裏罵官軍是膽小鬼,隻會仗著兵器之利來欺負自己。
接下來的幾天,官軍天天采用這種戰術來騷擾城內的黃巾軍士兵,幾天下來,四麵城牆都被他們打了幾遍,搞得波才和彭脫二人焦頭爛額,苦不堪言,雖然自己處處小心,盡量不讓士兵暴露在城牆上,但是還不得不防官軍趁機偷襲,因此到了今天,他們手下的黃巾軍士兵也被消滅了一萬兩千多人,現在城內的所有黃巾軍士兵加起來,也不過三萬人,而城外的官軍前後幾支部
隊合到一處,已經有近四萬人了,因此城內的黃巾軍士兵已經有些軍心浮動,開始私底下悄悄議論是否投降之事了。
出現這種事情,波才和彭脫也沒辦法,雖然他們的親信向他們報告說有士兵打算開小差當逃兵,或是準備向官軍投降,但是現在他們二人也不敢輕易處理這些人,因為他們怕處斬了這些人之後,會在士兵中造成更大的反應,同時他們也知道現在自己的士兵士氣低沉,如果再這樣下去,官軍一直使用這種戰術來消耗自己的部隊,用不了多久,城內剩下的士兵會越來越少,到最後恐怕潁川就要被官軍攻破了。
當戰事進行了七天之後,城中的黃巾軍士兵還剩下兩萬五千多人,而且都成了驚弓之鳥,個個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便成了官軍的箭下亡魂,而城外的官軍也已經布置下了一個包圍圈,隻是他們隻圍住了潁川的東、南、北三個方向,至於西邊則一直沒有派兵把守,可能也是兵力不足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