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董卓帶領的騎兵現在退了回來,看到黃巾軍的基本騎兵居然如虎入羊群一般,肆意摧殘著自己的手下,董卓不禁大怒,帶領著身邊的二百名親兵不再逃跑,而是去追趕那些黃巾軍的騎兵。
收起長弓,董卓舉起手中的大刀,向著波才衝了過去,他看出來了,波才便是這支黃巾軍的頭領,因為他的戰馬是一匹不錯的好馬,而且波才身上的頭盔和鎧甲都很齊全,與那些隻穿皮甲的士兵明顯不同,因此董卓想的是擒賊擒王,隻要抓住了波才,便可以趁勢擊退這些圍攻自己的黃巾軍。
正在盡情斬殺官軍的波才也看到了衝向自己的那員官軍的大將,看到他身後的大旗,波才知道他便是這支大軍的領,朝廷新任命的中中郎將董卓,於是急忙招呼自己的騎兵向自己靠攏,準備應戰,他想的也是隻要自己殺掉或抓住董卓,官軍更是成了沒頭蒼蠅,自己不僅可以獲得一場大勝,還會立下斬殺官軍大將的功勞,同時還能搶到大批戰馬,這對於自己的隊伍來說,可是會令其實力大大增加的。
兩人一照麵,雙方互通名姓,果然都是對方的領,於是也不再多說,各舉手中兵器,殺在了一起。
兩人手中用的兵器一般無二,都是大刀,董卓身材不高,但是生得膀大腰圓,一看便是力大無比,而波才說來也巧,外貌與董卓倒是很像,也是身材矮粗,場上的雙方士兵看到對方衝到一起之後,就仿佛兩匹馬上馱著的兩支大木桶一般,雙方大刀揮舞,你來我往的打做一團。
董卓號稱縱橫涼、並二州十幾載未遇敵手,武功自是不弱,而波才作為黃巾軍的一員悍將,手下也有幾分真功夫,再加上二人力量仿佛,這一交手果然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時之間,難分高下。
遠處的彭脫看到波才戰董卓不下,他可不管什麼戰場上比武的
規矩呢,因此悄悄打馬接近了交戰的二人,拿出弓箭,看得準了,張弓搭箭,手一鬆,一支暗箭直奔董卓而去。
聽到有弓弦聲響,董卓暗道不好,敵人這是在暗箭傷人,隻是自己和波才戰鬥正酣,哪裏騰得出手來應付,因此隻好在那裏硬挺著。
好在彭脫箭術不精,因此這支箭射在了董卓後背的鎧甲上,一聲輕響之後,箭支滑落地下,雖然沒有受傷,可是董卓也害怕了,他怕對方接著放箭,自己與對麵的波才武功相若,如果邊上有人不停的向自己放箭,那自己必敗無疑,當下雙方錯馬分開之後,他也不再回頭,而是狂催戰馬,向著遠處逃走了。
他這一逃,令波才更是大喜過望,舉著手中的大刀便向董卓追了下去,俗話說得好:兵敗如山倒,現在董卓手下的大軍便是應了這句話,看到董卓也戰敗了,不管是那些身經百戰的漢羌老兵,還是剛剛被董卓拉來湊數的散兵遊勇,更是不敢再與黃巾軍交戰,兩萬大軍被射死、燒死了四五千人,剩下的便如喪家之犬一般,跟著董卓向中牟方向潰逃。
看來這董卓便是上天安排來禍害大漢天下的,因此他命不該絕,他帶著敗兵逃出沒有多遠,便看到迎麵又來了一支騎兵隊伍,離得遠還看不清是官軍還是黃巾軍,嚇得董卓魂飛魄散,暗道難道是天要亡我,今天便要命喪此地嗎。
等那支隊伍近了,他身邊的親兵有眼尖的,看出來是官軍的隊伍,忙對董卓喊道:“大人,是官軍的隊伍,我們有救了。”
董卓此時也看清了,來的果然是一支官軍的隊伍,雖然人數不多,大概也就五千人左右,但是個個盔甲鮮亮,裝備精良,比自己的手下可要強多了。
在那支隊伍的前邊,是一員身材不高,但卻讓董卓感覺很有壓力的大將,他身後的大旗上,是一個鬥大的曹字,董卓熟知朝中官員的情況,因此他知道這肯定是皇甫嵩帶領的新軍中的騎都尉曹操了,隻是他身邊還有一員身形魁梧的大將,手提一把青龍刀,威風凜凜,看他身後的大旗,乃是一個關字,董卓心中疑惑,沒有聽說新軍之中有能和曹操平起平坐、姓關的大將啊?
也沒時間多想了,董卓忙策馬來到曹操等人馬前,然後抱拳道:“在下乃大漢新任中中郎將、河東太守董卓便是,多謝各位前來援助,請問曹大人可是新軍的騎都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