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洛陽事發(2 / 3)

司徒袁槐、司空劉寬和其他大臣也都同意楊賜的意見,紛紛表示對這些亂黨一定要嚴懲不貸,就按太尉楊大人所說,將這些亂黨抓住後就地正法,還有人說要將這些亂黨的頭顱砍下來懸掛在洛陽四門示眾,以警告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看到有人竟然出此主意,楊賜忙道:“各位大人,我們現在鏟除的,畢竟隻是太平道在洛陽的兩千信徒,你們要知道在其他州郡之中,太平道還有四十餘萬信徒,因此我們還要封鎖消息,免得讓張角知道了,讓他們有了準備提前起事,我們要在將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全部鏟除之後,馬上由皇甫將軍帶領新軍前往冀州的巨鹿,趁張角沒有防備將其擒下,這樣剩下的太平道信徒雖然人數眾多,但沒了張角估計也就成了一盤散沙,我們再由新軍、北軍分途出擊,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各地的太平道信徒剿滅,陛下以為如何?”

聽完楊賜的話,眾人才覺得果然如此,於是便又開始支持楊賜的建議,靈帝看大家的意見一致,便道:“既然諸位愛卿都同意楊大人的意見,那我們就按楊大人的主意辦,由遂高與皇甫將軍一起先將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全給我殺了,然後皇甫將軍再帶領新軍迅前往巨鹿,將那惡張角擒下,要是他敢頑抗便就地斬,其餘的,就由楊大人去安排吧。”

看到靈帝話了,眾人忙領旨受命,在靈帝退朝之後,由太尉楊賜為眾人分派任務。

當天的洛陽城四門緊閉,城中皇甫嵩帶領的新軍和河南府的捕快一起,將那些被馬元義供出來的太平道信徒抓到以後,也不再審問便就地斬,一時之間洛陽城中到處都成了法場,除了軍隊中的少數太平道信徒還曾拿起兵器反抗,其餘的信徒都是乖乖的做了新軍士兵的刀下亡魂。

而馬元義、封諝與徐奉三人更是倒黴,被靈帝直接下令施以車裂之刑,慘遭裂體之苦,兩天以後,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基本被肅清,這時由皇甫嵩帶領的新軍連夜出城,迅向冀州的巨鹿挺進,準備在張角還沒得到消息之前將其擒下或擊殺。

十幾天後的冀州巨鹿城外,天色已至黃昏,一支足有兩萬人的軍隊正在向巨鹿城靠近,看這支部隊的旗幟,應該是大漢的正規軍,幾名將官的旗號分別有皇甫、曹和袁三麵大旗,而旗下的三員統軍大將,正是新軍統領、右中郎將皇甫嵩和手下的騎都尉曹操、校尉袁術三人。

他們在搜捕完洛陽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後,便馬上帶著兩萬新軍士兵向巨鹿進,一路之上曉行夜宿,盡量繞開沿途的城池由洛陽至邯鄲的距離大概是八百多裏,但由於新軍是步騎兵混編的隊伍,因此走的並不是很快,本來曹操建議皇甫嵩派一名大將帶著隊伍中的五千騎兵先行,但皇甫嵩考慮到據朝廷派往巨鹿的探子傳回的消息,太平道在巨鹿的信徒有三萬多人,如果隻有五千騎兵前去巨鹿,恐怕根本無法抓住或殺掉張角,搞不好自己這邊還會受到重創,因此皇甫嵩沒有采納曹操的建議,而是大軍一起繼續前行,由於還要繞開城池,這樣一天下來,大軍的行進距離也不到一百裏,因此八百多裏的路程足足走了十多天才到。

看看已經到了巨鹿城外,雖然天色已晚,但城門還沒有關閉,為了不驚動張角,以免打草驚蛇,所以皇甫嵩令大軍在城外五裏處的一處密林中紮下營寨,然後派曹操換上百姓的衣服,帶著幾個同樣裝扮成普通百姓的士兵先去城中看看,聯絡上巨鹿縣的縣令,再看看城中的張角有什麼動靜,等得到消息之後大軍再進一步行動。

得到命令的曹操帶著幾個士兵進了縣城之後,看到巨鹿城中並沒有什麼異常,於是幾人向路人問清了縣衙所在,便直奔縣衙而去。

巨鹿縣令姓吳名謙,此時正在縣衙後的自己家中與縣丞、縣尉一起喝酒呢,同時也在商議城中的情況。

由於這裏一直是太平道的老巢,因此這縣令吳謙沒少操心,不過說起來這吳謙還有些才能,他已經在巨鹿做了三年的縣令了,由於他是巨鹿城的父母官,因此張角也沒少給他送錢送物,而吳謙為了保持巨鹿的治安,也知道張角在巨鹿城中的威望,所以和張角走的很近,想借助張角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維持巨鹿的安定,而這一點由於雙方的配合做的還不錯,巨鹿城一直是個比較安定的城池,另外由於大量百姓前來巨鹿加入太平道,也令巨鹿的人口數量猛增,隨之而來的酒店客棧的生意都比原來規模大了許多,使得巨鹿縣的收入也大幅提高,令吳謙還為此沾沾自喜,覺得是自己的管理有方所致。

隻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朝廷密令對各地的太平道嚴加限製,不能任由他們這樣展,吳謙才意識到自己這個縣令並不是個美差,而是個燙手的山芋,好在他和張角很熟,經常能見麵,所以他也借著與張角見麵的機會對他旁敲側擊,希望張角能遵守大漢律令,免得最後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張角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明裏確實有些收斂,但暗地裏反而更加快了太平道的展度,因為他知道吳謙這樣跟他說,肯定是朝廷對自己的所為有所察覺,加上各地有些渠帥被殺,也令他明白自己的太平日子不多了,同時他也更巴結吳謙,希望能從他的口中套出些話來,但這吳謙也是個滑頭,他送的禮物錢財照收,可有用的消息很少告訴自己,而且還老是要自己不要有什麼不軌的想法,張角雖然心中生氣,但現在自己還沒起事,隻好先忍忍,等自己舉旗起事的那一天,先拿這小子開刀祭旗。

近幾日城中的太平道信徒調動頻繁,而且每天都有快馬從張

角府中出出進進,吳謙安排在張角府內外的探子也把消息告訴了吳謙,所以他今天把縣丞和縣尉找來,邊喝酒邊商量,會不會是張角要有什麼行動,要是太平道真的要造反,那他們是不是要把消息趕快向上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