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化險為夷(二)(2 / 2)

聽到現在遼西的漢人和烏桓人都能和平相處,而且在郡國兵和屯田軍的招收上,也適當吸收了一些烏桓人參與其中,老劉連誇他們二人做的很好,聽說為了海港的命名問題他們還專門向幽州刺史府呈報了公文,老劉忙道:“港口命名的事情是我上次疏忽了,既然港口的位置就在碣石山附近,我看就叫碣石港吧,這樣還把當地的特色概括進去了,你們覺得如何?”

老劉話了,而且這個名字也不錯,於是這個港口的名稱便正式定了下來,老劉又叮囑了他們一些今後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後眾人才去飯堂吃晚飯。

由於響應了幽州刺史府起的多吃海產品的號召,今天的晚飯之中也有很多的魚蝦等海鮮,隻是做法很普通,比起昨天中午大家在船上吃的老劉親手做的全魚宴可就差得遠了。

看到大家似乎是食欲不振,宇文康便問起了緣由,紅昌嘴快,便把昨天老劉用魚為大家做了幾道菜的事情告訴了他,尤其是說起那道生魚片更是滿臉的向往。

聽說海魚還能生吃,宇文康和閻柔來了興致,他們這裏緊挨著海邊,現在幾乎每天都有魚肉吃,但一般來說也就是清蒸和紅燒,聽說老劉還有新鮮吃法,他們當然要學學,看他們都那麼期待,老劉便讓廚師找了條金槍魚過來,親自為大家現場演示了一遍生魚片的製作過程,同時老劉還告訴他們,這個季節沒有冰,否則把魚片用冰先凍一下味道會更鮮美。

接著老劉又用薑和醋調好薑汁醋,然後請他們二人品嚐,宇文康他們一嚐,果然美味,自此之後,遼西當地人的餐桌之上,便多了一道名為生魚片的名菜。

第二天一早,老劉和眾人在太守府吃過早飯之後,便離開陽樂縣城,趕往停在碣石港的漢興號。

今天宇文康和閻柔帶著遼西的文武官員都到陽樂城外送刺史大人,而他們二人則還要跟著老劉到碼頭,去再看看那條大船到底如何神奇,尤其是他們昨天還聽說老劉他們在海上遭遇了風浪,竟然毫未損的闖了過來。

不到三十裏的路程很快便被眾人的馬蹄甩在了身後,當來到碣石碼頭時,看到靜靜停在碼頭邊上的漢興號,宇文康和閻柔畢竟沒有到過南方,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船,尤其是在船頭的兩側還包上了一層沉重的鐵板,這對他們來說當真是聞所未聞。

老劉讓他們也上了漢興號,然後自己陪著他們在船上從船頭到船尾,從甲板到底艙都轉了一遍,同時還回答了他們的一些問題,這才令他們二人在和老劉等人道別之後,滿意的離開了漢興號,在碼頭上一直目送著大船漸漸駛入茫茫大海之中。

船長周安根據地圖上泉州所在的方位,調整好漢興號前進的方向,由於這次他們隻要沿著海岸線前進即可,因此漢興號便不再深入大海之中,而是在距離海岸五裏左右的近海中航行,這樣即使不用羅盤,也可以順利的到達目的地。

隻是這一繞之下,原本是一條直線的既定線路已經生了變化,漢興號所走的距離也比原來預計的六百裏遠了有二百多裏,加上今天是在近海航行,度也不如在深海中走的快,所以當天到了晚上,漢興號也沒有到達泉州港,沒辦法隻能在海上再過一夜了。

其他人已經回船艙睡覺去了,但那些槳手們可沒辦法休息,好在有兩班槳手輪流劃槳,每過一個時辰大家便輪換一次,因此漢興號在夜間仍然繼續前進,隻是老劉也看到這樣槳手們太辛苦了,所以他和周安商量了一下,決定下次航行時再增加一班六十四名槳手,這樣有三班輪流,他們也就沒那麼辛苦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漢興號終於看到了那條進入大海的河流,於是漢興號逆流而上,進入這條河沒有多遠便看到了已經修好的泉州碼頭。

碼頭上的衛兵看到一艘大船駛進了港口,也是慌的不得了,帶頭的也是個軍侯,於是指揮手下的二百人在碼頭上一字排開,準備好手裏的弓箭,同時高聲喊道:“船上的人報上你們的來曆,否則不得進港停靠,再往前我們就要放箭了。”

文醜這次不待老劉話,早就在船尾對著那些士兵道:“沒看到船上幽州刺史的大旗嗎?告訴你們,船上坐的是刺史劉大人,你們還不快快迎接。”

他這幾句話把那些士兵給嚇了一跳,現在漢興號已經離碼頭不遠了,有眼尖的士兵看到了幽州刺史的旗號,同時由於老劉他們這次出後第一站就是到的泉州,並且在這裏呆了幾天,因此有士兵也認出來船上話的黑大個就是刺史大人的親衛隊長,忙向軍侯證明果然是刺史大人的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