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海上航行(2 / 2)

先將船頭的大鐵錨沉到海底,然後再把船上的幾根纜繩拴在碼頭上專門用來拴纜繩的木樁上,接著船上的船員把跳板搭到碼頭之上,然後讓岸上的戲誌才、文醜等人上船。

一直在岸上看熱鬧的眾人頓時爆出一陣歡呼,畢竟這也是他們的心血,所以看到大船成功下海大家都是自內心的高興。

接下來的幾天,老劉都和周安一起在船上,教那些船員如何熟悉漢興號的操作,同時還到了遠海之上,在有風的時候,把船帆升起來,利用風力來推動漢興號前進,這樣過了有七八天,周安終於能自如的指揮漢興號了。

此時已是九月初了,估計自己府中所種的玉米、紅薯和馬鈴薯也應該到了采摘的季節了,因此老劉急於回到薊縣,看到造船廠中其他船隻的建造也都在順利進行,老劉叮囑馬均盡快把戰船打造出來,尤其是上邊的巨弩和投石車一定要能全方位投石射擊,這樣將來才能適應與敵軍在海上作戰的需求。

九月初五這天,老劉帶著戲誌才、文醜和自己的親衛隊,以及甄薑、芷清、烏雲和紅棉姐妹上了大船,準備乘漢興號返回漁陽的泉州港,現在離自己從薊縣出來已經一個多月了,估計那邊的碼頭也應該建造完成了。

這次漢興號上沒什麼貨物,隻有老劉他們一百多人,還有眾人的馬匹和幾輛馬車,按照漢興號的設計規模,這艘大船可以同時運送二千人也沒什麼問題,而且船上光是船員就有一百六十人,這其中當然主要是槳手,因為船隻在海上航行時,槳手必須輪流劃槳,所以漢興號上的槳手一共是一百二十八人,這樣可以分成兩撥輪換劃槳,而遇到順風的時候,漢興號可以利用船帆前進,槳手們還可以休息一下,因此有這些槳手應該說可以應付漢興號的基本動力需要了。

漁陽的泉州正好在旅順港的正西方向,因此隻要把漢興號的前進方向定在正西方向就可以了,周安現在也會看羅盤了,當老劉拿著地圖,告訴了他此次航行的目的地後,周安很快就從羅盤上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也就是漢興號前進的方向一直保持和指南針成九十度的角度即可。

告別了旅順碼頭上送行的眾人之後,漢興號在槳手們的劃動下,慢慢駛出了旅順港,開始了它的處*女航。

頭一次乘船出海的甄薑等人非常興奮,尤其是紅昌更是高興的不得了,在船上四下張望,幾乎把整個漢興號都讓她轉了個遍。

從旅順到泉州的陸路距離足有兩千多裏,而海上的直線距離,則隻有六百裏出頭,隻是陸地距離的三分之一,漢興號的度老劉這幾天已經大致測過了,估計是一個時辰能前進三十到四十裏,如果順風拉起船帆,則最快度能達到一個時辰六十裏,這個季節海上風力不大,因此漢興號主要靠槳手劃槳前進,應該在二十多個時辰後抵達泉州,也就是要在海上航行兩天兩夜才行。

第一天的上午眾人還都沒什麼問題,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出海,都還覺得很新鮮,漸漸的漢興號遠離了海岸線,現在船上眾人看到的,周圍都是碧藍的海水,往遠處看便是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致,海麵上經常會有一些大魚露出水麵,噴出高高的水花,老劉認識那是鯨魚,而且數量似乎還不少,看到海中竟有如此巨大的魚,驚得眾人目瞪口呆,當然還經常有一些小一點的魚在海麵上出現,其中老劉認識的有海豚、能夠在海麵上飛行一段距離的飛魚、還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鯊魚、笨重的海龜等等,剛離開海港的時候,天空中到處都是海鷗、海燕等很多在海邊生活的鳥類,但隨著漢興號的不斷前進,最後隻是偶爾能看到一隻在海麵上飛行的海鳥,除此之外海麵之上更無其他生物。

老劉在上船之前找港口的鐵匠為自己打造了幾隻魚鉤,隻是這些鐵匠的手藝遠遜於薊縣的鐵匠管事歐鵬,打造出來的魚鉤比老劉要求的大了一些,好在基本能用,於是閑著沒事的老

劉用一條細繩子把魚鉤拴在一根長木杆上,魚鉤上放了些魚肉作為釣餌,帶著甄薑等幾人在船舷邊釣魚,由於船不快,因此對在船上進行垂釣不會有太大影響。

看來那個時代的海洋之中魚的數量非常多,老劉用這套釣具在半個時辰之內,居然接連釣上來四五條大魚,每條都有十多斤重,而且都是石斑、金槍魚等名貴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