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發展經濟(二)(1 / 2)

甄逸早就把甄家的生殺大權交給了老劉,因此絕不會有任何的異議,而甄家的商隊,今後也更名為幽州商隊,同時還要擴大商隊的規模,以便專門負責幽州所產物品在大漢境內的銷售和與周邊外族的通商事宜。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項,那就是在幽州境內繼續大力修建道路,除了原有的官道有專人負責維護外,還要把各個港口碼頭與官道連接起來,為了將來薊縣所產物品的運輸方便,老劉又決定在漁陽的泉州建立一個碼頭,從地圖上老劉知道,那裏就是後世的天津附近,也有建造港口碼頭的天然條件,這樣幽州境內就有了三個海港,將來從海上運送貨物就可以大大縮短行程和時間。

最後敲定的一件事,便是鼓勵那些沿海郡縣之中的百姓出海捕魚,陸地上那時候沒有的東西,大海裏可是都有而且可能比後世還要多很多,隻是當時的人們似乎不愛吃魚,所以老劉從幽州百姓的飲食習慣上加以改進,把魚肉的好處說的無以複加,同時他還把如何曬製魚幹、醃製鹹魚的方法教給了百姓,從而使幽州的百姓開始認識海裏的那些美味,開始在自己的飲食中加入海產品,這樣將來還可以為幽州節省大量的糧食。

這些事項在經過荀攸等人的完善後,便開始在幽州境內進行實施,當老劉回家把今後甄家的商隊交給幽州官府的事情對甄逸說了之後,甄逸對老劉本來就是言聽計從,當然沒有什麼意見,而甄儼聽說自己也當上了刺史府的商務從事,更是高興的不得了,以前自己的父親最大才做過縣令,自己一出仕便是州從事,按級別也應該是郡太守一級的,比父親的縣令可高多了,所以甄逸也沒有意見,還對自己的妹夫能滿足自己的心願而感激不盡。

有了老劉的地圖,荀攸派出去的探礦隊很快就找到了老劉所說的鐵礦石和煤炭,然後他便和田豐兩人開始組織民伕進行開采,戲誌才則負責幽州境內港口碼頭和道路的修建,一時之間,把三人忙的不亦樂乎,隻是幽州的各項事務在他們的精心打理下,加上有老劉的指點,逐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地下挖出的那些黑石頭竟然能燃燒,這可是令眾人大開眼界,同時

有了這些煤炭,今後百姓做飯取暖都不用浪費大量的木材了,另外老劉還把如何煉製焦炭的方法教給了鐵匠管事歐鵬,讓他帶著手下的工匠開始煉製焦炭。

有了優質的焦炭之後,老劉便讓歐鵬開始用焦炭代替木炭來煉鐵炒鋼,由於焦炭的溫度很高,因此沒有鼓風機也一樣能把鐵礦石熔化,而且得到的鋼鐵質量上比以前明顯提高,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今後即使冬天也可以繼續煉鐵。

去年冬天河水結冰後,水車無法轉動,鼓風機便工作不了,所以去年冬天就沒有辦法煉鐵,另外就是現在還有了充足的鐵礦石,所以鋼鐵的產量也是大大增加,這樣老劉除了為軍隊打造兵器護具外,也開始大量生產各種農具民用鐵製品,以便賣到其他州郡為幽州增加收入。

州中的諸多事務安排下去之後,老劉自己則帶著家眷還有戲誌才、文醜及親衛隊先到了漁陽的泉州,一是督建那裏的海港碼頭,二是指導當地鹽場招來的民伕如何曬製海鹽,另外就是老劉也讓幾個夫人看看大海,同時每天品嚐自己為他們精心烹製的海鮮。

頭一次吃到如此美食,令幾位夫人和戲誌才、文醜等人毫不顧忌自己的吃相,隻顧著吃那些美味的螃蟹、大蝦、海螺和各種海魚了,而老劉各種新鮮的吃法,也著實令他們大快朵頤了一番。

在泉州呆了幾日後,負責修建碼頭的官員已經了解了如何修建碼頭的方法,而那些鹽場的民伕也已經掌握了曬製海鹽的技巧,按照碼頭現在的施工進度,老劉估計碼頭用不了一個月就可以建好,於是帶著眾人繼續東行,前往遼東正在興建的旅順城。

由於幾位夫人坐的是馬車,因此度要比騎馬慢多了,經過近十天的旅途,老劉他們才到了旅順,此時的旅順城已經初具規模,而老劉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要去造船廠,看看馬均他們正在建造的第一艘大船進展如何,同時也為他們提出意見。幫助大船早日建成下水。

看到老劉來了,馬均先是把他按照老劉的指點,已經做好的航海羅盤拿給老劉看,聽說這個東西無論怎麼轉,上邊的那個指針都是一直指向南北方向,文醜來了興致,讓馬均站在屋中的南側不動,然後他拿著羅盤在地上轉了十幾個圈子,他自己最後都暈了,而托在他手中的羅盤的指針果然一直指向不變,始終指向馬均所站的南方,令文醜連聲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