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奉旨來洛陽,路上再次遇到那太平道的截殺,我原以為他們不敢動用太多的人,以防被官府察覺,隻是沒想到他們居然出動了五六名大將,估計都是他們道中的渠帥,還有一千多名信徒,在邯鄲城南將我包圍,好在我的家兵家將在備的率領下,以死相拚,被我們突圍出來,然後備是繞道並州來的洛陽,雖然路上也曾遭到暗殺,但好在備已經有了準備,才能化險為夷,順利到達洛陽。”
這時司空劉寬插嘴道:“玄德,你是怎麼猜到張角要在甲子年起事的?可是有什麼依據,說來讓我們聽聽。”
“陛下,諸位大人,據備所知,那張角信奉太平經,起事的時間,備也是按照他那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方法,結合朝代演變的規律推算出來的,應該是在甲子年、甲子日,也就是光和七年的三月五日,就是他們的起事時間。”
聽了老劉的分析,幾人大致算了一下,今年已是光和四年了,那現在到太平道的起事時間,也就還有三年了。
靈帝道:“好,禦弟分析的有道理,還有,你殺了張角的兄弟張寶,也算是剪除了他的一條臂膀,太好了,禦弟你繼續往下說。”
“備以為楊大人的方法,實為上策,畢竟我們還有三年的時間,如果謀劃得當,完全來得及實施,但有一點,備想提醒諸位大人,太平道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跟地方官府的默許是有很大關係的,而且據備所知,還有一些官府的官員衙役,也加入了太平道,為了避免過早走漏風聲,我們采取行動之時,最好不要經過地方官府,由朝廷直接派人進行,諸位以為如何?”
“對,玄德的意思很好,陛下,臣以為我們應該針對太平道,專門組建一支軍隊,由朝廷指派一名大將率領,自下而上,首先對那些渠帥動手,然後再慢慢逼近到張角的老巢,將其一舉拿下,有一年至兩年的時間,必可奏效。”說話的,是車騎將軍皇甫嵩。
“不錯,這樣一來,在不必驚動地方官府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一步一步把太平道鏟除了。”一直沒說話的馬日磾也道。
“好,諸位愛卿說的很有道理,那我們下一步就著手組建一支軍隊,你們看由誰來擔任這支部隊的統帥呢?”
“陛下,臣弟以為皇甫嵩將軍可以勝任。”怕那何進又來生事,而且老劉知道黃巾起義主要是被皇甫嵩等人剿滅的,現在就讓他來做,成功的希望比那何進大多了。
“臣也同意玄德的建議,隻是臣覺得,還應該給皇甫將軍派幾個得力的助手,可以從軍隊之中來挑選,陛下以為如何?”那袁槐估計是想給他的兩個侄子袁紹、袁術謀個好職位,便提出了這個主意。
看楊賜與劉寬、馬日磾、崔烈等人都沒意見,於是靈帝道:“那好,諸位愛卿,朕就封皇甫將軍為右中郎將,負責組建一支新軍,挑選助手,至於所需費用、人員、裝備等等,由楊太尉負責解決,新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暗中剿滅張角兄弟的太平道。還有禦弟,你與那太平道打過交道,對他們有些了解,所以有時間的話,在你去幽州上任之前,可以幫幫皇甫將軍。”
“臣遵旨。”老劉和皇甫嵩同時答道。
“好了,要是沒事的話,朕就回去歇著了,禦弟呀,你那皇侄問過我好幾次了,你有時間就去看看他,教他些有用的東西。”
“是,臣弟遵旨,我一會兒就過去看皇子殿下。”
看眾人無事了,靈帝便在太監的攙扶下,出了卻非殿,回後宮去了。
老劉也和幾位大臣告別,又和皇甫嵩約好,明天自己去他的軍中,與他商議組建新軍之事。
老劉剛要舉步去那何後的長秋宮,卻看何進也跟了過來道:“玄德可是要去長秋宮,我正好也要去看看皇後,我們一道走如何?”
“好啊,何大人,我也正有些事情想跟您說說呢,還有,一會兒出了皇宮,我想請大人去我酒樓中喝酒,還望何大人不要推辭。”
“好說,隻是玄德不要老叫我何大人了,聽著怪生分的,你還是叫我遂高吧,這樣咱們兄弟也親近些。”
“好,就依遂高兄的意思。”
二人邊走邊聊,很快來到了長秋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