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一眨眼的工夫,我已經工作25年了,這些年單位換過、部門換過,但一直從事著與編輯出版有關的工作。

工作的第一個十年,作為印刷行業從“鉛與火”時代到“光與電”時代大變革的親曆者和寧夏印刷界最早使用微機排版的操作人員之一,從1988年工作以來,使用過的印前專用軟件就有:華光Ⅳ型交互式排版軟件,BD方正書版2.0、BD4.0、BD6.0、BD6.01、BD6.02、BD7.0、BD8.0、BD9.01、BD9.11,Wits軟件,Fit軟件,計算機也從最初的128KB內存、20MB硬盤用到今天的2GB內存、160GB硬盤的配置。從最初對印刷行業的一無所知,到了解了紙張、印張、成品尺寸、版心尺寸,從不知排版軟件如何使用,到熟練運用每一種軟件,並創造性地將BD書版的排版語言出神入化地運用到各種複雜版麵中,滿足各種排版需要。

中間十年實現了由印前製作向編輯的轉換,這期間在編輯過程中,將以前排版工作中用到過的知識與編輯出版規範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提高了編輯工作效率,又豐富了規範的使用範圍,使自己更快地適應了編輯工作。這期間因作者稿件的緣故,又陸續學習、使用了WPS及Office辦公軟件,為我的編輯工作提供了各種方便。

說以上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本書中無論編輯工作心得還是排版工作經驗都是本人親曆的,都是與編輯出版工作密切相關的,當年挑燈夜戰琢磨出來的排版技巧在今天功能強大的軟件麵前真正是微不足道的,但希望這種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精神能給今天的印前製作人員和新編輯以啟迪,編輯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能給新編輯以提醒,幫助他們更快地提高。

限於本人的學識,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正。

時光如梭,一眨眼的工夫,我已經工作25年了,這些年單位換過、部門換過,但一直從事著與編輯有關的工作。

工作的第一個十年,作為印刷行業從“鉛與火”時代到“光與電”時代大變革的親曆者和寧夏印刷界最早使用微機排版的操作人員之一,從1988年工作以來,使用過的印前專用軟件就有:華光Ⅳ型交互式排版軟件,方正書版BD2.0、BD4.0、BD6.0、BD6.01、BD6.02、BD7.0、BD8.0、BD9.01、BD9.11,Wits軟件,Fit軟件;計算機也從最初的128kB內存、20MB硬盤用到今天的幾十GB內存、幾百GB硬盤的配置。從最初對印刷行業的一無所知,到了解了紙張、開本、印張、成品尺寸、版心尺寸,從不知排版軟件如何使用,到熟練運用每一種工作中需要的軟件,並將方正書版的排版語言創造性地運用到各種複雜版麵尤其是自然科學類書刊的版麵中,滿足各種排版需要。

中間十年實現了由印前製作向編輯的轉換,這期間,在編輯書稿的過程中,將以前排版工作中用到過的知識與編輯出版規範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提高了編輯工作效率,又豐富了規範的使用範圍,使自己更快地適應了編輯工作。因作者稿件的緣故,這一時期又陸續使用了WPS及Office辦公軟件,為編輯工作提供了各種方便。

說以上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本書中的學習心得、編輯工作心得以及排版工作經驗都是本人的親身感受,都是與本職工作及編輯工作密切相關的。當年加班加點、苦思冥想琢磨出來的排版技巧在今天功能強大的軟件麵前真正是微不足道的,但總結這些心得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大家勤奮和努力是取得成就的必然條件,並希望這種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精神能給今天的印前製作人員和新編輯以啟迪,編輯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能給新編輯以提醒,幫助他們更快地提高。

本書稿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選自2005年以後參加各類政治學習的心得體會,按成稿的時間順序編排;第二部分選取了從事編輯工作以後撰寫的相關文稿、隨筆及自己多年來摘錄、整理的編輯知識,按書評、隨筆、編輯知識順序編排;第三部分則是印前常識和本人從事印前工作時的經驗與體會。

此書的出版,得益於黃河出版傳媒集團公司黨委“做強出版,挺拔主業”戰略的實施,得益於集團“重視人才、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遠見卓識。在此,衷心地感謝黃河出版傳媒集團公司黨委和楊宏峰總經理給大家提供的展示才華的機會。

限於本人的學識,本書難免存在疏漏,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