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3D《了不起的蓋茨比》到美國鞋類電商開線下旗艦店(1 / 1)

從3D《了不起的蓋茨比》到美國鞋類電商開線下旗艦店

總編簽字

前不久看了號稱美國精神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第四次翻拍的同名電影,恢宏的場麵、歌劇式表演、精美的服飾、絢麗的色彩;英雄不問出處的美國精神;以及暗藏在一片繁華之後的金錢、成功至上+愛情、友情至下的冷酷現實,都讓觀者大呼過癮。

唯一讓筆者感覺到有些不解的,是進門時硬塞到手中的3D眼鏡。滿心疑惑地走進放映廳,畢竟《了不起的蓋茨比》從小說到歌劇、電影,一直以格調高雅、場麵宏大、服裝華麗、情節浪漫同時又暗含深意著稱,它講述了一個時代甚至一個國家的精神,影片中充斥著奢華、歌舞、炫富、仇殺,情節婉轉曲折似乎很難與3D追求視覺衝擊力效果的手法對上號。觀影中數次試圖將3D眼鏡摘下來,但又因為很多字幕、場麵層疊而模糊不清,隻好帶上,讓觀看感受有些不爽。

看完電影後與很多朋友交流,都覺得3D是電影最大的敗筆——蓋茨比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人物,而《了不起的蓋茨比》則是一部深刻、絢爛的史詩劇,必須全身心投入仔細揣摩而非以顯現強大電影效果的題材,加上3D讓人有些狗尾續貂的感覺。雖然高科技對藝術植入的確是時下風行的潮流,衝擊力和瞠目結舌程度不必質疑,但不管什麼類型的片子都這樣無底線地硬塞進去,是否有些“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嫌疑呢?

前兩天看了一則新聞,美國時尚鞋類電商JustFab在洛杉磯開設了第一家線下旗艦店。公司CEO Don Ressler表示,JustFab已經走出了單純網絡商家的隊列,成為了一個多渠道的品牌。

做多渠道營銷,而非僅僅拘泥於純粹電商。美國電商企業已經率先做出了應對市場變化的轉型,從中也可以一窺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以及傳統與電商兩個概念中孰重孰輕。

JustFab的聯合總裁Adam Goldenberg表示:“我們從會員調查中得出結論,在購買前試穿仍然是購物體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JustFab線下旗艦店,我們就能給VIP會員以及新顧客提供一個與品牌建立聯係、並親自體驗JustFab世界的新途徑。”

信息技術是改變曆史、社會進程的決定性力量之一,互聯網對於生活和工作的影響已經昭然若揭。正如《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講到的:互聯網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出現讓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在21世紀到來之際,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將實現在家庭、辦公區域以及工廠中自主生產綠色能源的夢想。正像讓人們在互聯網上可以任意創建屬於個人的信息並分享一樣,任何一個能源生產者將所生產的能源通過一種外部網格式的智能型分布式電力係統與他人分享。

但是,如何精確地定義IT技術對於傳統產業、人類社會經濟、生存、發展模式變革的意義,以及在這場大的變革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就像前一階段,電子商務從全民熱捧回歸到冷靜思考、量體裁衣,充分說明IT技術在傳統社會和經濟中的作用正逐步回歸到一個正確位置——既不捧殺、也不棒殺。

在這一點上,電子商務和3D電影可以放在一個維度上思考:說到底,產品核心是商務和電影,電子和3D隻是技術工具。“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技術工具起到的永遠是錦上添花、如虎添翼的作用。用或不用、如何去用、多大程度去用?還是要看產品的臉色,遵循市場的需求。

衷心希望未來的經濟生活中,可以少看到些被3D綁架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多看到些JustFab這樣回歸生意本源的事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