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東西慢,接受新鮮事物也有些困難,所以到公司去上班,恐怕弄出的麻煩不會比做的事情少。
常二寶聽著張鴻運的話也犯難了起來,他也讚同張鴻運的話,所以考慮家裏人的時候,並沒有把母親算在內,她還是老實呆在家,料理下家裏的菜地更適合。
常二寶一臉愁容的說道:“鴻運叔,你這樣說村子裏的人幾乎全被刨除了。我也不能夠完全從外麵找人啊,到時候村裏人肯定有意見!”
這些問題他已經考慮過了,就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做選擇才想讓張鴻運來幫忙的,可是沒有提出任何的建設性意見啊。
“你若是不招村子裏的人,他們能夠把你開進來的旅遊車直接給掀翻了!”張鴻運認真的說道,村裏的人若是發飆起來可是不管三七二十幾的,絕對能做的出來。
“他們並不適合,但是像是你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適合啊。這些人基本都出外麵見過世麵,村子裏現在剩下的年輕人還有十幾個,可以招入。餘下的雖然在外麵打工,但是你可以將他們全部招回來!農村人到外麵闖蕩不易啊,你自己算算咱村子裏出外麵打工的年輕人有多少,但是有一個混出個樣子來的!”張鴻運說著也想到了自家的石頭,歎了聲氣,又點了根煙。石頭若是在家的話,他現在都抱上孫子了。
常二寶聽完張鴻運的話也陷入了沉思,張鴻運說的沒有錯,他若不是因為得了造化,一個人到城裏去打拚,最後能夠闖出什麼名堂呢。
他還至少上過衛校呢,其餘的人出去基本都是早早輟學到城市裏做些底層的工作,受人白眼。
就像是張玉豔,在酒店上班,和一個老板好上了。自以為攀上了高枝,可最後還不是提了褲子就不認人了。恐怕其餘人,在外麵混的也比石頭和張玉豔好多少。
這些人在外麵打拚過,也都見過世麵了,也吃過苦,所以到旅遊公司倒是能夠適應。而且,他們的父母也會非常的感激,至於那些沒有合適年輕人的則怨不得他了,也不好抱怨。
“這樣在外麵的年輕人有多少?”常二寶對著張鴻運問道,自己還無法做出一個詳細的估算。
張鴻運抬頭想了想回答道:“怎麼也有個七八十人吧,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回來,有些人工作還是很穩定,而且也不會願意再回來!”
這些人若果全部被叫回來,雖然數量多了些,但是也應該能夠消化得了,常二寶立即和張鴻運詳細商量起來,最後決定再召開一次村民大會宣布這個事情。
第二日,常二寶送走了林雨軒將一部分烘幹了的梅子遞給了林雨軒讓她交給妹妹,等過幾日就可以帶著她一起住進療養院了。
林雨軒知道這些是什麼東西後,自然是十分感激,可是現在也無需再多說什麼了,隻需要在他的身邊好好協助他的事情,可以勝過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