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一、“活電影”(2 / 2)

這副景象跟馮千裏的想象相差不大,所以馮千裏並沒有覺得多麼難以接受。可以說,宿舍的屋頂沒有窟窿,這已經讓馮千裏感到十分欣慰了。

陳萍過來的時候,馮千裏已經住了三天了。

馮千裏在前世和韓世融在縣城生活過,跟韓世融去過比較偏遠的地方探望過病患,那種家徒四壁的赤貧,比這裏可是觸目驚心多了!

陳萍的家不算大富大貴,可也有小康水平。她一看到陰暗的土坯房裏,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立刻皺緊了眉頭。

校長和村長給她們特意找了一張寫字台,晚上批改作業的時候用。可這寫字台的年限有點久了,桌麵凹凸不平,桌子腿不穩,晃晃悠悠。

校長和村長走了以後,陳萍悄悄跟馮千裏說,這東西在她家那邊,當劈柴都沒人稀罕。

馮千裏看著這張桌子“爺爺”,她已經無力吐槽了。

支教生活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開始了。

陳萍本來就是B市人,口音對她來說不是大問題,至少她是能聽懂孩子們說什麼的。可馮千裏就費勁了,孩子們說話一快了,她就聽不懂孩子們在說啥。

馮千裏和陳萍麵對的最大的問題是,這村子裏的成年人們並不明白學習的必要性,他們認為孩子們隻要會寫字就夠了,學那麼多沒用。

陳萍負責教一到三年級的語文,馮千裏負責教四到六年級的數學。

陳萍抱怨,每次她一講古詩,就有家長跟她說,我們的孩子們又不去考狀元,學詩沒用,還不如講講化肥說明書呢。

陳萍教孩子們寫字還算是比較得到家長的支持,可馮千裏上課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被家長叫回家去幹農活兒了,馮千裏就隻能對著三五個孩子講課了。家長完全想不出一個三角有什麼好學的,浪費時間嘛!

支教的生活異常無聊,沒有電視,手機信號時有時無,唯一能接收外界信息的隻有收音機。然後一刮大風,收音機裏就都是“風沙”的聲音,實在不知道原理是什麼。

那天晚上,馮千裏從高年級教室一出來,就看到了薑博的寶馬車停在學校門口。薑博穿著一身休閑運動服靠在汽車上看著馮千裏。那群剛放學的孩子們好像看到了“活電影”,興奮好奇又謹小慎微地圍攏在汽車四周。

馮千裏第一反應就是去看辦公室。陳萍在裏麵批改作業,沒有往外看。馮千裏就好像做賊一樣拉著薑博鑽進汽車裏。

馮千裏緊張兮兮地說:“快,快,快走!”

薑博被弄得一陣發愣。他呆頭呆腦地發動汽車,跟著馮千裏的指示往山坡後麵跑。

薑博說:“你別跟我說山後麵是一片玉米地。”

馮千裏白了薑博一眼:“跟你鑽玉米地,我的口味還沒有那麼重。”

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