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世界不是你的(1 / 2)

欒玉風所演奏的曲子名為《峰巒》,是欒殤曲藝境界突破之後偶然所作的一首佳曲,曲子境界極高,曲風鋒芒隱現,就像是棱角起伏的峰巒一般,雲煙氤氳繚繞,朦朧之色有如仙境。

雅族會客大廳之中,琴曲起伏跌宕,卻又不失連綿圓柔。青黑木琴之上,琴弦輕輕而動,欒玉風衣袖輕撫,狹長的手指有如在琴弦之上跳動的精靈一般,或是左手微按輕弦,右手撥弦而動,亦或是雙手鬆散撩撥,音散神聚……

伴隨著或起或伏的琴音,大廳之中的傾聽者盡都微微有些失神,這支琴曲意境悠遠,曲風棉中藏針,棱角若隱若現,就像是綿綿起伏的峰巒一般,忽高忽低。

上官池風一臉陶醉,雙目望向虛空,眼神之中竟是濃濃的享受。呼吸似乎也伴隨著琴曲的起起伏伏輕輕的律動。

與上官池風不同,剛剛從極度震驚中恢複過來的上官玉則是雙眼火熱的注視著欒玉風流暢連貫的指法,眼神之中是濃濃的羨慕之色。然而,對於一些年輕的曲藝天才來說,興許他們在曲藝上的天賦確實很優秀,但是往往他們的弱項都是在指法上,原因就是指法的練習運用卻不是單單依靠於天賦的,漫長歲月的積累和磨練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看到欒玉風如此流暢自然的指法,這位雅族的天才型人物卻是發自內心的豔羨。

然而,人世間本就是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經過一定的積累,對於古琴指法來說更是如此,隻有經過不斷的積累和磨礪才能由量變到質變,化繭成蝶,逐步的蛻變成長,再成長再蛻變,隻有經曆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境遇,耐住了別人耐不住的寂寞,才能夠從平庸中脫穎而出,才能有資格作為人上人,受世人敬重膜拜。

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就拿丹軒來說,如果沒有丹軒前世四十餘年的積累磨礪,再加上超越這個世界太多的知識文明積澱,就算他丹軒有如何如何優秀的天賦,亦或是有如何如何的靈活的頭腦,他丹軒也頂多算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少年人而已……

當然,生命之中本就沒有那麼多如果存在。所以我們很多時候要做的並不是執著懊惱於過去,因為那些已經成為事實,無法改變。無論我們現在處於什麼境遇,什麼環境,都要時刻記住,現在永遠要比過去和將來都重要得多。

丹軒好似毫無知覺一般一邊聽著琴曲一邊想著這些,前世四十年的時光也是在腦海之中飛速閃過,身體依舊慵懶的依靠在椅背之上,白皙的手掌好似無力一般伏著額頭,丹軒靜靜地看著不遠處的一琴一人,眼神之中卻是越來越濃的震驚之色,這首曲子在境界上確實達到了曲藝境界之中的“淡薄澄澈”的大境界,欒殤竟然真是在丹軒頗為簡單的幾句話之後便突破了多年的瓶頸,真是難能可貴……

以丹軒來看,這支名為《峰巒》的琴曲譜得確實很巧很妙,雖說在指法構建和旋律銜接上顯得簡潔和潦草,但是好就好在此曲的作者譜曲時的心境澄澈淡然,譜出的曲子自然簡樸清明,意境悠遠,讓傾聽者好似置身於曲中的環境中一般,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甚至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境由心造,像自心生,這本就是曲藝一道的無上至理,在這首琴曲中卻是被欒殤演繹的淋漓盡致!以這個世界的曲藝發展程度和境界來看,丹軒的結拜老哥欒殤竟然能夠做到如此程度,足見琴王欒殤的曲藝天賦還真是萬中無一!

琴曲依然有如跳躍的山澗溪流一般,或是坦然細流,或是石間湍急,或委婉,或波動,或顛覆,或曲折。琴曲也是在坎坷起伏之中漸漸加快了起來,琴曲的節奏變幻也是越來越快,欒玉風坐於“極樂”古琴之前,飛快撩撥跳動的雙手卻逐漸失去了先前的從容淡定,漸漸有些慌亂起來,雙手的配合雖仍在盡力維持,卻也沒有了起初的和緩默契,變得力不從心起來。細密的汗液漸漸從欒玉風的額頭上滲了出來。

見此情形,丹軒突然戲謔一笑,好看的眸子漸漸彎成一個月牙形,緩緩的搖頭的同時,丹軒竟是有些憋不住樂。丹軒實在是想不到,琴王欒殤的長子,也應該是帝國之中曲藝界的標杆型人物了,在撫琴指法上竟然會是如此模樣,竟完全像是手忙腳亂一般,這還哪裏像是在彈琴啊?

然而,丹軒心裏也明白,欒玉風之所以會如此慌亂,並不是他故意而為,主要原因就是這支名為《峰巒》的琴曲境界上確實有些太高,要遠遠超出欒玉風所熟知的琴曲特征,很多曲意和旋律的銜接,對於欒玉風來說還很陌生。欒玉風的演奏境界並不高,這一點,丹軒老早就看出來了。但是,如果要究根到底的話,真正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這個世界曲藝發展水平太低了,要遠遠落後於曲藝之道已經發展完備的丹軒前世。如此天與地的差別就像是一個數學教授在看著小學生做算術題一般,這有如天塹的巨大差距讓丹軒不禁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