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薑浩每天早上出去摘果子,上午、下午都練劍。
慢慢的,東方凱的傷口也好了,也加入練劍了。東方凱練習的劍法是隨風劍法,劍法講究輕靈。
薑浩練習的劍法是無影劍法,劍法講究迅速。兩個人的劍法都是講求一個快字,此時此刻,他們在一起練習。
他們決定互相滲透,將兩種劍法合二為一,並命名為隨影劍法。
風本無形,劍如何隨風?
劍本有影,招何以無影?
隨風劍法最難的地方就是跟隨無形的風使出有形的劍。風雖無形,可風會顯形,風過之處,輕物劇烈順風而動,重物緩慢隨風而動。
所以隨風劍法的精髓是根據對手的劍招而變招,這是見招拆招的打法,最大的缺憾就是招數都是在對方出招之後,並且自己看清楚了對方的招數之後,自己再出招。
可是如果對方出招太快,快得連自己看不出來的時候,就像風沒了方向,形成了一個漩渦,便會毫無還手之力。
無影劍法最難的地方就是劍本來就有影子的,要變成沒有影子,隻有加快速度,快如閃電,雖有影子,卻像沒有影子一樣。
卻讓對手防不勝防,來不及防備或者破解。可是這也有一個問題,雖然速度快,但是一旦被對方知道你的方向,破解了你的劍招。
自己全力攻擊,對方一旦成功躲避,並出招攻擊,此時自己整個都在外麵,整個的置於危險之中,這是一種危險的劍法,憑的隻是單純的快,一旦對於對手而言,不夠快的時候,就是自己失敗的時候。
以上就是東方凱和薑浩參詳彼此的劍法得出的結論。
“能不能將兩種劍法合二為一呢?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呢?”薑浩提出了問題,也可以說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兩個人還沒有找到兩種劍法的融合之處。
轉眼間,薑浩和東方凱兩個人在山上度過了一個月了。
東方凱的傷口幾乎完全好了。東方凱本身體質不錯,加上每天都用清澈的泉水清洗傷口,而且每天都適量的練劍,加速了傷口的愈合,重新生長出新肉出來,東方凱也可以縱身上樹了。
兩個人幹脆在樹上練習劍法了。
由於樹木的阻礙,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原有劍法的身法站位來方便長劍的施展。
這下他們恍然大悟了,原來一直隻注意劍本身的走法,隻關注讓劍更快,更輕盈,其實自己的身法也是影響很大的,改變一下身體的站位,似乎一切就都改變了。
他們似乎對人劍合一有了初步的感覺了。不僅關注劍的走法,也關注人的站位,把人和劍整體來看待,這就是人劍合一最核心的要素吧。
對於這一發現,兩個人都非常高興,要不是兩個人一起上樹練劍,可能還不會意識到身法的重要性吧,即使偶有感觸,也不知道改變一下
身法,劍招會完全不同吧。兩個人此後就每天在樹上練習隨影劍法。如此又過了一個月。
劍法愈加純熟了,身子似乎更輕了,改變了身法,劍氣被隱藏起來了,變得更弱了。
可是樹是不動的,他們覺得還不滿足了,實戰當中,如果不是死人,應該都不會不動吧?每個人或許都在迅速的變換位置。
兩個人又決定以鳥為攻擊對象。在站上樹上鳥驚飛的那瞬間出招。
這更加的難了,因為鳥是不定向的,每次都是不同的,而且之前也是無法預測鳥的飛行方向,鳥還經常一起有好幾隻。
每隻鳥的驚飛都會分散人的注意力,所以他們必須一開始就專注的盯住一隻,並且不因為其他的鳥的飛散而影響了自己的注意力。
就這樣又練習了一個月。
從專注一隻鳥,到專注兩隻鳥,再到同時專注一個方向的鳥。如此慢慢的加大難度。
劍法更加的純熟了,速度也更快了,等鳥兒發現了人來了,已經來不及閃避了,當劍能夠快到一定程度時,對方對你而言,那就是靜止的。
因為你沒出手他是不動的,你一出手他就來已經不及閃避,這短暫的時間裏,是不動的,這對一個劍客來說,靜止的豈不是最容易把握的目標?
不知不覺,兩個人居然在山上度過了三個月的時間。
薑浩認為再練下去,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了,需要變換一下環境,也許換個地方,對劍法會有不一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