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每年都不缺大戲,但是像今年這樣精彩紛呈一出套一出一碼疊一碼的年中大戲還是少有的。顯示K市經濟開發區主任自首,爆出K市貪腐,再到已經被控製起來按理來說完全不能接觸外人的梁主任突然自殺,死前留下一封檢舉信,矛頭直指K市市委。緊跟著,年初喧囂一時的童家工廠大火一案又被人重提,那意思竟然是當初童家大火不是生產事故,乃是人為縱火,而K市負責核查這件事的人因為收受巨額賄賂,不僅假造火案現場,還對童氏企業處以高額罰款。
這精彩紛呈的情節,著實讓普通民眾應接不暇。網絡上更是民怨沸騰,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人更是將K市的貪腐案說為建國後國內最聳人聽聞的貪腐案,甚至連國外媒體都對這件事有些片段評價。
華國人向來都是這樣,當一件事僅限於我們國內的時候,再大的事都會有人站出來裝聖母裝聖人,言之沒有什麼不可原諒,就算是殺人犯,你也該傾聽一下他為什麼要殺人,同情一下他永遠悲慘的童年,唾棄一下這個吃人的社會。
但是當一件醜聞被外媒報道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聲音都是對犯事方的討伐,口口聲聲要嚴懲不貸。華國曆來就有將洋大人的言行奉為金科玉律的短淺之徒,更別說如今這件事被外媒報道,還確實算不上什麼光宗耀祖的事情,惱羞之下,民意一時間激昂到了定點,到處可見要求嚴肅處理K市貪腐案的聲音。
任何一個政府,一界政權,都不敢說自己能完全無視民意,能將民意當做耳旁風,完全不管不顧,何況如今這件事鬧上了國際,那也確實是麵上無光。於是多方壓力之下,K市專案組以不同於之前的穩重甚至有些緩慢的行事作風,迅速將K市大半領導控製起來。同時中央火速下派人員,到K市主持工作,以求穩定K市。
童依琳看著電視新聞裏通報的有關童家工廠大火的最近調查進程,滿意地笑了笑。童氏工廠大火過去已經有小半年了,要再現場查證肯定不現實,還好童依琳當初搞到的那份事故調查報告很是詳盡,讓專案組的人省了不少力。
關掉電視,童依琳難得心情有些好。K市風聲日漸緊張,消防大隊的隊長已經進去了,不出意料不要多久就能從他那裏得到新的線索。童家工廠的事一步一步露出水麵,很快,那個在背後使盡手段的人就再也藏不住了。
一切的進展對童依琳來說都算得上是順利,這讓她難得有心情在上班途中溜出去散散心。這段時間她幾乎住在了辦公室裏,整天盯著時事新聞關注K市那邊的動靜,還有昆謹和劉秘書的提醒,K市那邊不會善罷甘休,她也明白,所以這段時間她幾乎是繃緊了神經去過每一天,誇張到連睡覺都會在半夜驚醒。但是K市的調查漸漸深入,童依琳的生活似乎並沒有因此受到什麼影響,這讓童依琳有了些放鬆。
童依琳走出童氏大樓,沒想到迎頭碰上了正在往大樓裏走的昆謹。
“你要出去?”昆謹看著拎著手包走出來的童依琳問道,童依琳笑了笑說道:“本來想偷會懶,沒想到還沒出大廳就被你逮到了,有事嗎?上去說。”
“不用上去,這附近有家咖啡廳的蛋糕不錯,你下都下來了,咱們去那兒說吧。”昆謹看著童依琳輕鬆的眉眼說道,童依琳這段時間過得怎麼樣,他雖然沒親眼看到,但是也是知道的。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和片刻得不到放鬆的神經,一度讓這個女人看上去很是憔悴。
如今她放下了心裏的那塊重石,好歹才有了點她最開始擁有的那種活力。人不肯能一輩子無憂無慮,但是當一個人把自己繃得太緊逼得太狠,也不是長久之計。昆謹一直擔心童依琳會將自己弄垮,如今看到她難得有了這麼輕鬆的樣子,一時也不舍得再讓她回去那個代表著緊張與壓抑的辦公室了。
童依琳聽見昆謹的話,偏頭想了想說道:“也好,走吧。”昆謹和童依琳欣然走出童氏大樓,此時正是下午,時間正好,童氏大樓本來就位於市區,這個時候童氏大樓周圍更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童依琳難得和顏悅色地跟昆謹聊一次天,昆謹也就過於注意童依琳,沒有差距到混在人群中,緊跟著他們兩人的腳步。
咖啡廳離童氏大樓不遠,英倫式的裝修風格讓咖啡廳卡上去十分典雅,就連咖啡廳裏穿著西裝馬甲的服務生,似乎都感染上了一些英倫紳士的風度。童依琳跟昆謹選了個卡座坐下,點好飲品和甜點之後,童依琳問道:“你過來找我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