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裏?”濡濡好奇地問了一句康婉,現在大夥危機四伏,已經有兩個傷員了,還能去哪裏呢?眾女不解。
“去二百七十裏外的疏勒找援兵!”康婉肯定地答道,瞬間眾女子眼睛一亮,散發出興奮的目光。
西北方向,距離至善城大約半天的路程,沿著一片稍微比較有稀疏植被的山丘急行,康婉如今最希望得是去疏勒安頓好傷員,從而整頓兵力再折回去把郭暖從至善城裏救回來。
話說康婉在半年前在東女國的時候,她曾經率領著東女國三萬驍勇善戰的女子鐵軍向此國最危難的時刻援助過。
她有些不太篤定疏勒能否為了她這個東女國大將軍而得罪強大的至善城城主。
三匹黃驃馬馬不停蹄地朝疏勒奔馳而去,揚起一路灰塵。
懷裏正好還戴著疏勒國王賜予的黃金腰牌。半年前,由於西突厥殘餘部落與弓月部落人都垂涎疏勒人的富饒,兩個強大部落結成聯盟在一個黑夜裏集結了七萬多大軍朝疏勒壓境。
當時猝不及防,西突厥人一路長驅直進向西麵進攻,大月氏人則在北部吸引疏勒重兵的注意力。
沒想到陰險的聯盟軍從腹部插了一把尖刀,一萬多精銳騎兵直插疏勒的首都,打得疏勒軍毫無反手之力。他們強力疏勒人們歸附盟軍,而且要求每年龐大無比的進貢。當然疏勒國人們都拚死抵抗,堅決不投降。
在滅國邊沿,國王想到了援軍,疏勒人派出小支突圍騎兵向西北奔馳,來到了東女國後說明了派兵援助的懇請。
不過當時東女國正經曆了與南部部落的一場大戰,雖然取得勝利,士氣高昂,但是也是兵員疲憊。最為關鍵的是,西突厥人雖然被大唐打壓地沒落了,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依然是那個曾經建立強大無比草原帝國的後裔部族,加上凶殘的大月氏人。女王有些猶疑了。
然而,大將軍康婉經過深思熟慮,運用唇亡齒寒的道理,她果斷地說服女王即刻出兵援助疏勒人們。
押運著兩千多斛的穀物和,幾百馬車的藥草,以及五萬多精銳鐵娘子軍隊隨即跟隨著疏勒信使騎兵趕往疏勒首都。
在與疏勒首都裏的三萬士兵裏應外合之下,康婉親臨前線,調度精確,戰術完美的配合。很快,三天內便殲滅了盟軍的中軍一萬一千人。著實是震撼了敵人。
見疏勒請來強援,加上東女國呼應東邊友好鄰國闐的兩萬兵力,接下來形式立馬扭轉。西突厥盟軍見狀,硬抗下去徒勞消耗無謂的兵力,就是打贏也不過是兩敗俱傷,而且討不了便宜。
第四天,盟軍便與東女國代表康婉,疏勒國王,闐這三個小國家舉行了談判,最終在盟軍與三國友好簽約後,停止了兵戈。
話說這一切的善終結局,很大因素是由於康婉努力推動參與的緣故,才避免了疏勒國被其他強敵征服奴役。所以在疏勒國裏,康婉這個女子國將軍的聲望很高,半年後的國內,在首都大街小巷裏,隨處可見數量不少的立碑,寺廟,牌坊,這些都是歌頌,供奉康婉這個傳奇女將軍光輝事跡的見證。
康婉輕吸了一口氣,經過漫天風塵的趕路,日漸西斜,遠邊山丘的綠洲逐漸清晰。總算是抵達了疏勒。
舉起那個金燦燦的腰牌,康婉帶領著四女一路飛馳,直接奔入了疏勒的首都山城。周圍的士兵見到馬上騎乘的康婉,莫不單膝跪地行禮。
很快,尊敬無比的傳來兵帶著康婉她們暢通無阻地直接進入疏勒王宮。兩個傷員也受到了疏勒城醫師的最好治療。
疏勒有六萬三千戶人家,土地方圓一千一百裏,雖然疆土不大,但也是個富裕安康的小國。下設的左右兩個都尉,現役兵力維持在八千人,在緊急戰況時可以立刻擴充為四萬人。
見過康婉大駕光臨,王宮的疏勒國王喜出望外,年過七旬的老人帶著左右都尉,大臣,還有一幹王子,王女們排隊迎接,張燈結彩,準備設宴款待貴賓。
康婉隨即長話短說,她在王宮的大廳裏向疏勒國王尊敬道:“疏勒陛下,我希望借三千兵力,飛馳至善援救我的朋友。”
沒想到康婉一開口便是這個請求,一時間疏勒國王和眾臣微微一愣,隨即臉色凝重地悄聲議論一陣。
話說至善城在西域中部的眾小國中,它也是一個強大的小國,人口,兵力,財富程度都略微勝上疏勒一截。貿然派出疏勒士兵攻打至善城,無疑是挑起了兩國的戰爭。可是東女國距離至善起碼有五天的日程,一去一回整頓大軍出征,起碼要花費半個月,等抵到至善城,要救出生死未卜的郭暖,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當康婉把前後事情簡要說了一遍。白胡子一大把的疏勒國王拄著權杖,沉吟了片刻,然後堅定地答道:“康將軍,您是我們疏勒國的恩人,如今您有需要幫助,我們必定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