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史之亂後大唐陷於國內內戰,無暇顧及西域新疆一帶的控製,建立在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如今到了這一代讚普,吐蕃的力量逐漸開始了朝北麵塔裏木盆地,南麵川蜀,東麵青海一帶蠶食著大唐王朝的疆土。唐朝人麵對敵人的強大勢力不得不放棄了西域安西都護府諸鎮的軍事控製。
青海湖一帶肥沃的牧場如今被吐蕃人占有,它侵吞了原本是大唐附屬國吐穀渾國的故土,隨著而來的是它與殘存的後突厥勾搭在了一起,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漸漸阻塞。
郭暖聽說靈州軍區又一萬多士兵被調往了寧夏通往西域必經之路的固原隴上(六盤山山嶺)一帶,他估計著這一舉措無疑證實了大唐與吐蕃半年內將發生一場大戰的前兆。隴上是西城出口的要衝,一旦和吐蕃開戰,大唐可能要準備在固原一帶駐守重兵防範。
隴上在黃土高原的南部,裏麵溝壑縱橫,狹長的山勢很險隘難行,不過作為兵家必爭之地,郭暖知道這山脈也是易守難攻之地。
十月中旬,郭暖跟隨著三百人的團被調派到了隴上山脈運輸軍糧器械。狹長的山峰穀底艱難行走,抬頭遠眺那高達三千米的主峰美高山,山崖斷壁岩石嶙峋,郭暖看著有些眩目頭暈。隴上鬱鬱蔥蔥的山脈在貧瘠的黃土高原上好似一顆閃眼的明珠,生命的綠色長廊。
在隴上之行可謂是艱難異常,首先三百人團的校尉本姓是劉,劉校尉為人和善親切,押運軍糧的行程雖然很緊,但他不太嗬斥辱罵下屬火速前行,畢竟這一帶黃土丘陵區域的路也不好走,在靠近校尉馬車的押運車附近,郭暖聽他與幾個小隊正閑聊時獲得了不少消息。
劉校尉負責過不少次押運軍糧到隴上的任務,這一次算是輕車熟路了,幸好有了他的指揮,不然可能在複雜的路程上會白白死掉不少士兵。
從軍區從發,郭暖他們通過一望無際平原路過在鹽地,前段路風光秀美,水草豐茂,但一進到幹旱荒涼的鹽地那就受苦了。
郭由於天氣炎熱,暖那一小隊的水也很快喝完了,在這風沙黃土戈壁沙丘茫茫無際的地帶,除了穀底流散著一些小鹽堿地外,要麼便是零零碎碎在黃褐色貧瘠土壤長著的一垛垛灌木荒草。偶爾他們還可以在無垠荒涼的天際地線邊瞧見一小群馬鹿羚羊野生動物在低矮的草木叢中找食。
不過算郭暖他們運氣好,胖子使用工兵鏟在鹽地一個穀底幹涸的河床上找到了水源。
河床裸露著幹燥的石頭土塊,大彪借用鋒利的工兵鏟子愣是挖了七八米深的土壤,刨出了一條深深的壕溝,雖然這水質有些差點,不像清秀的賀蘭山脈流下的甘甜泉水,但好歹這也是在鹽地為數不多的淡水源頭。要換做其他人不一定能用普通的鋤頭和鐵鎬挖得這麼深。
在沒找到淡水前,有幾個士兵幹渴難耐,他們便偷偷跑到鹽水沼澤地喝水,不過這無緣是飲鴆止渴,越喝越渴。差點就死了,還是劉校尉當機立斷用一把匕首割破一匹拉貨物的軍馬大腿,用碗接過半碗馬血強灌才緩過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