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章:雷州大開發(2 / 2)

“既然郭大人不遠萬裏從都城長安來到窮鄉僻壤的雷州任官,我們這些代表著部落族人酋長們便要敬酒了,您要是不喝的話,豈不是不賞臉瞧不起我們這些鄉下的老土冒啊。”

得了,郭暖就衝這些熱情鄉親們的一番話,就算酒精過量肝髒中了毒,尿泡脹裂爆碎,腎功能障礙也要豪氣地全幹了大家敬的酒。

當這些酋長大族們給郭暖送行時,還贈送了一件象血牙葛衣,這是雷州本地出產的有名的布料衣服,重量很輕,穿上去清爽輕便,大概隻有數銖重量,也就是十幾克。

葛衣算是很名貴的物品,由細密的織造工藝製成的,這是中原皇朝特貢的服飾,郭暖當時連忙推卻不要,鑒於酋長們的誠摯獻禮,感歎又感動的郭暖最終隻得收下。

上任第三天,郭暖便邀上自己的新任師爺嚴莊到海康縣附近的幾個鄉鎮考察,徐聞,遂溪逛了一圈,幾乎轉了雷州大半個半島,一千多裏的沿海岸線,為期五天的下鄉考察,這些都讓郭暖和嚴莊二人大體熟識了雷州本地的文政經濟發展情況。

這裏是亞熱帶沿海,無論是林業種植,牛羊畜放牧,還是稻作漁獵都很有開發的潛能價值。看著半島上荒蕪遼闊又充滿豐富景象,全是還未開發的,眼前大自然饋贈的寶貝資源,郭暖感覺開發前景很有錢途,之所以當地百姓沒有過上富足的生活,他覺得隻是官衙沒有出台良好有效的富民政策引導而已,當然前提是還得有資金,技術,人才支持。

郭暖與嚴莊探討了一下未來雷州島嶼的發展,兩人野心勃勃地要把當地改造為堪比江浙一帶富庶的地塊。

要富民首先要發展交通,郭暖從廣州沿途坐馬車到雷州的路途很是艱辛,嶺南一帶的交通不發達,絕大部分的交通道路隻是狹窄顛簸的泥土路,要是遇上大雨便會常常發生山洪,或者是泥路旁邊的山體坍塌堰塞了道路,路上泥濘不堪,車輪滾滾陷在泥水坑裏是常有的事兒。

“嗯,有道理,我們需要把修築驛道的議程決定個日期了。”嚴莊點了點頭,麵對郭暖一番遠瞻性的施政策略很是讚同。

“縣學破敗,本地鄉學培養的學生參加科舉州試時與嶺南各州的學子競爭不了,沒法相比,提不上有多大優勢,更別提說是考上秀才的人數,少的可憐,一年才那麼幾個。”

郭暖感歎了一陣,巡視城南破敗的縣學學堂後,他有些搖頭,念起書的書童大多是有錢的部落貴族,要麼是地主老財的兒子,良家農夫的子孫幾乎沒有經濟能力上學,學院破敗,教書的訓導也沒有幾個。

“集資辦學,發展桑梓教育,這些都是迫在眉睫,我們要讓本地發展起來,人才是最重要的,沒有培育出一些有見識的讀書人,本地就沒有文化底蘊,談何振興什麼經濟。”郭暖皺了皺眉頭,沉思了片刻,嚴莊則是心裏估量著要辦教育的資金花費該從哪裏湊集。

其實不單單是這些,還有興修水利的事兒,沿海多海災,上一年雷州沿海附近的鹽田和村鎮房屋都遭受到了海嘯的襲擊,縣裏沒錢該怎麼辦呢,郭暖在心裏又算了一筆賬,建造十裏長堤隔攔海水,這也要耗費幾十萬貫的資金。

雖說郭暖自己開辦化工廠賺了一百多萬貫錢,但是要以一人身家的錢財完全支撐起一州的經濟發展建設無疑是癡人說夢的,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現在要想的是怎樣可以讓本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就是雷州當地自己造血,而不是單單憑借外部資金的注入式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