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章:節度使裴敦複(2 / 2)

聽說郭子儀六子郭暖在長安任職京兆尹期間,這小子處理市政挺不錯的,裴敦複遠在嶺南也稍有耳聞,在郭暖上任雷州牧守前,他便有些暗暗期待,也許郭暖的到來,他能為嶺南帶來一些新氣象。

嚴莊算是跟裴敦複同一輩的人物了,他看得出來,雖說嚴莊從朝廷九卿大官之一的司農卿罷職,如今暫時落魄到給郭暖當師爺,即使是孤寡一個,但在官場影響力還是有的。

起碼給安祿山這個看似憨厚忠誠的大胖子當過狗頭軍師,能策劃出謀篡唐室皇權的頂級戰略,以三鎮節度使鎮兵兩次攻破了京師長安。

要不是郭子儀率領著九州的勤王軍隊力挽狂瀾,在唐室大廈將傾的千鈞一發之際,活生生地拱衛了李家王朝,安祿山建立的燕朝還真是要取代了李唐呢,就差那麼一點啊,九五之尊的皇位就屬於安胖子了。

裴敦複坐在案牘前,他的思緒有些遊走飄忽,心裏有些歎息,嚴莊給安胖子謀反策劃的軍事戰略部署很絕,隻是到最後運氣差了那麼一點點而已,可惜遇到了郭子儀。

那年安史之亂,安祿山離皇位近在眼前了,功敗垂成,失敗者是沒有發言權的,史書由勝利者繼續書寫,倒黴的安祿山變成了千古罪人。

同為節度使,麵對安祿山造反兵敗後的悲慘結局,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兔死狐悲的同情感覺,裴敦複曾有那麼一刹那妄想過,換位思考了一下,心裏權衡盤算暗道:

“要是自己……傾嶺南之力,糾結廣東,廣西,海南等全境數十萬兵力……率兵從南至北越過湖南、兩廣之間的五嶺,渡過長江,直插關中都城長安……可否能像安祿山那樣速戰速決,兩次攻破西都洛陽,拿下東都長安?最後逼退得玄宗要拋家棄子倉皇逃關內亡命川蜀?”

“裴大人,屬下新任雷州牧守郭暖攜主簿嚴莊請來拜見大人。”

正當裴敦複腦海裏思緒翻湧的片刻須臾時間裏,郭暖和嚴莊已經邁步進入了辦公廳,兩人扣手行禮驚醒了裴敦複。

裴敦複微微驚醒,從太師椅背靠挪了一下,身子往前一傾斜,指了指開有隔扇雕窗的一堵牆麵排著的椅子,隨即朗聲淡笑道:“二位坐吧,不必拘禮。”

裴敦複首先把目光投射到了嚴莊身上,一襲青色儒衫,黑巾冠帽,玉麵清豁,儼然有種器宇軒昂的大才之氣,裴敦複看著嚴莊,下意識暗暗點了點頭,感歎這一家夥可是不簡單啊。

回到問鼎中原的想法,裴敦複自問要是謀反的話,自己即使率領嶺南全部力量,也不能做到像安祿山一樣的程度,攪亂大唐以致差點顛覆政權,做到這份上,安祿山死得也光榮了。

縱觀曆史,能建立統領天下九州的政權,莫不是從北邊戎兵揮師南下,著才而已掃蕩了整個大陸,何來從南至北滅了整個天下之說?裴敦複自認為學富五車,他看的書疊起來也有幾車馬了,還沒從史書上看過。

其實還真有,不過曆史上的例子很少,比如明朝高祖朱元璋率軍25萬,北進中原滅了元朝,民國時期,蔣介石的北伐成功,打敗了北伐地方割據的軍閥勢力,統一中國,不過這兩例子都是後世的,唐朝人裴敦複他可不知道。

眼前的嚴莊無疑是安祿山顛覆大唐戰略遊戲步驟的終極設計者,文韜武略之高深,精通運籌帷幄的妙算,談笑風生之間就可以從容地統帥調配著百萬雄師。

嚴莊,一文弱書生啊,謀篇布局,精心策劃,這廝在檣櫓灰飛煙間差點顛滅了唐政權!還差一點幫助安祿山建立了新燕朝!

這是個強人,郭暖竟然可以把他招來荒蠻之地當一個牧守小師爺?郭暖這小子運氣真好。裴敦複心裏不由感歎,沉默著,他對嚴莊充滿了興趣,與他靜靜對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