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郭暖對於科舉考試可是一竅不通,還剩下一個月,能不能臨時抱佛腳,一躍進龍門,他說實話,心裏可是沒底的很。
大家都說,郭暖一定行的,阿福很篤定,羅元很淡定,看著他們信心滿滿的表情,郭暖的心拔涼拔涼的,根本沒有人理解他啊。
進士三甲啊,郭暖的心在滴血,怎麼能那麼容易就過了,如果可以撞牆可以過去的話,他倒是情願暈過去。
“呃,樸兄弟啊,那個進士三甲一共招多少個人啊?”顯然郭暖下意識把古代科舉跟現代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等同了。
當郭暖翻閱唐朝科舉考試的典籍記錄,讓他異常抓狂,一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期間,一共錄用了進士五百來人。
“也就是說,平均一年才招那麼二三十人進士,這可是從全國各地書院選拔上來的科舉士子淘汰出來的萬裏挑一啊。”郭暖掐指一算,一臉頹喪的鳥樣,這個打擊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大了。
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說,如果三十歲才通過明經科的科舉考試,那實在是太老了。
明經依靠對儒家經典書籍的死記硬背,稍微有點正常智商的士子都可以在二十歲左右時過的。郭暖在十六歲時,便以貢生的考試資格參加並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所以這一科不用操心了。
至於進士科,“五十少進士”意思是說,如果五十歲能考上進士科,已經算是比較年輕的了。
絕大部分人考進士科,考了一輩子都還沒考進的,還有少數是由於祖上顯靈,祖墳頭上冒青煙了,鍥而不舍地熬到七八十歲,終於考到了進士三甲。一句話可以知道科舉進士科是多麼的難考。
“奶奶的,考進士可比考後世的華清,大北學校困難多了,你夫君現在才不過二十一歲啊,升平老婆,你對我的期盼會不會太高了啊。”
長長對窗歎了一口氣,郭暖連第九次尋死的心都有了。
“郭兄弟,前天樸弟弟專門到城內彩樓看了你大作,真是太棒了,詩意橫溢,書法奇絕,在長士子中,絕對是鳳毛麟角,相信你一定會高中三甲的,一定會的。”
樸尚玄好心安慰了一下郭暖,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算作鼓勵。
“樸兄弟,你參加科舉,是為了考中及第後,留在唐朝做官麼?不回新羅了?”
郭暖好似想到了一個問題,暫時把這個惱人的問題拋在腦後。
樸尚玄笑了笑,笑得有些無奈,沉吟了一會,很認真道:“郭大哥,現在我還回不去新羅,也許一輩子也不能回去,其中原委現在不方便告訴你,不是信不過大哥,隻是怕透露了一些隱秘的內情牽扯到不相關的無辜人。希望郭大哥能理解。”
看著 樸尚玄眼裏一閃而逝的思鄉之色,郭暖有些理解他的感受。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說不得的秘密,不對親密的人說,隻是出於善意。
換做郭暖,他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例如他是現代穿越而來的,這是一個將在他心裏擱著的秘密,即使對外人說了,他們也不會相信,即使信了,但對於現實又有何幫助,於事無補,徒增周圍人的煩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