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也意識到這關於朝廷的政務密事,自己一個小小的侍衛不該多嘴,很快便把話題繞到了別處。
郭暖也沒在意,畢竟打聽政事是不允許的,他一個虛銜的駙馬散官也管不了,便很是識趣的打哈哈混過去這個話題。
羅元倒像個自來熟,沒一會便跟郭暖混熟了,兩人在院子裏一坐便是兩個時辰,眼看著日落西斜,不過郭暖望了望樸尚玄那廂的方向,阿福在裏間依舊照料著這位酒醉不醒的年輕人,看樣子樸尚玄一時半會是醒不來了。
郭暖不著急回公主府,反正府裏也沒有什麼人歡迎他們主仆倆,他索性便於羅元這個話簍子用起晚膳來,幾碟涼菜,一盤肉絲,也不顧及,便在院落裏的石桌上邊吃邊聊。
“樸大使,您回來了。”
正逢郭暖說葷笑話起勁,羅元也是一臉笑哈哈,忽然羅元臉色一正,換做了正經神情,趕忙從石凳上起身,朝邁進院子的一名紫衣圓領袍服的威嚴老人叩首。
郭暖也收起玩鬧性子,一臉尊敬朝老人彎腰拜了拜:“拜見樸大人。”
樸郝眼光上下打量了郭暖,微微有些疑惑:“你是?”
“小生郭暖,是您侄子樸尚玄新結識的朋友,他喝醉了,小生與家童便送他回鴻臚寺客館。”
“這位公子好麵熟,姓郭,你是郭子儀將軍的什麼人?”樸郝聞言走到郭暖跟前詢問道。
“正是家父。”
樸郝拍了拍額頭,淡淡笑道:“年紀大了,都快成老糊塗了。眼前這位豈不是郭家六少爺,升平駙馬爺,郭暖公子,老夫看走眼了,失敬失敬。”
“年輕人長的器宇軒昂,前途無量啊。”樸郝上前像個慈祥的長輩,輕輕地拍了拍郭暖的肩膀。
郭暖聞言隨即訕訕一笑,方才樸郝提及升平駙馬,這頗有些讓他尷尬,不過聽出樸郝語氣真摯,倒是無意揭他的傷疤。
兩人寒暄了幾句,隨後樸郝便引郭暖進了客廳。
大廳簡樸素雅,牆壁上掛滿詩文墨畫,看的出樸郝這位新羅人對於大唐文化很是熱衷,除了一張餅子臉是外國人模樣,談吐舉止之間跟大唐文人沒什麼差別。
兩人列位就坐,樸郝無非是閑談一些郭暖的家父郭子儀在邊疆的境況。他很是感歎,言語中提及郭子儀時很是尊敬,郭暖看的出來,樸郝與郭子儀很是熟絡,對於自己郭家六子也是關愛有加。
“郭賢侄,老夫有個不情之請。”沉吟半刻,忽然樸郝臉色有些沉重,停止喝茶,放下手中的陶瓷杯托,緩緩開口朝郭暖道。
“伯父請講。”郭暖意識到樸郝有重要事情相托,不由神色也變得認真起來。
“大同江南部的高麗王與我新羅為統一朝鮮半島,兩個氏族政權一直征戰壓軋,但兩國勢力相若,混戰幾十年來,彼此一直征服不了誰,最近兩年,兩國戰亂消耗巨大。”
樸郝緩了緩,接著道:“東海的倭國趁新羅與高麗大戰後國力疲敝,趁機發兵侵擾半島,現在新羅形事危機,老夫已向大唐取得救兵承諾,代宗皇帝答應今日夜裏三更趁著夜色,從長安派出五萬唐兵拔營行軍,即刻發往新羅,實施救援新羅。”
“伯父的意思是?”郭暖還像猜到什麼。
“老夫與侄子樸尚玄本是新羅王族樸氏嫡係,現祖國危機,我輩正是忠君報國之際,實在是刻不容緩,欲隨唐朝救兵一同去往新羅。”
“既然宗主國唐朝已經答應發兵,老夫相信倭國軍隊撐不了多久,隻消半年,新羅危機即可解圍。”
“老夫即將回國,待新羅安危解除,明年這時便重回長安。隻是放心不下吾侄子樸尚玄,念及他在長安除了老夫這個伯父,再無憑靠。自幼他父母便死於戰亂,尚玄天性醇厚無暇,吾擔心自己離去之後,他無法照料自己,實是可憐,現在時間緊迫,一時又來不及安排尚玄的照料之事,臨行前有個不情之請,想托付於郭公子代為照料,這也是迫不得已。”
樸郝說罷,起身朝郭暖深深一躬。
“晚輩受不起伯父如此大禮,我與樸賢弟一見如故,交為摯友,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晚輩定當悉心照顧好他。”
郭暖望了望眼前兩鬢斑白,泛著淚眼的老人,現新羅形勢危急,侄子又即將無人照料,一邊是國家危亡,一邊又要念及家人,實屬無奈,臨行相托,郭暖很是同情,便毫不猶豫應了下來。
“老夫感激不盡。”樸郝再次叩了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