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遇見韓國人?(2 / 3)

隨處找了個幹淨的位置坐下,也顧不得四處鬧哄哄的食客們嘈雜的聲響,郭暖叫店家要了兩碟茴香豆,一壺竹葉青,一籠韭菜包子,外加一盤燒牛肉,他便於早已饑腸轆轆的阿福敞開肚子吃起了。

在公主府裏,兩人的日子確是過著很差勁,生活條件與錦衣玉食的郭府比起來,簡直矮了一大截。

“你說哪有駙馬當到這種落魄的份上的……”

郭暖一手抓住一隻大蒸籠包,囫圇吞了下去,打個飽嗝,口齒不清地朝低頭嚼牛肉的阿福說道,神情頗有些不滿。

“唉,少爺,您就忍忍吧,我們過得是寄人籬下的生活,人家哪有好臉色擺給咱們看,昨天我去夥房那裏借柴薪,來回跑了四趟,那丫的夥夫一直裝作聽不到,說夥房也沒柴燒,還是您親自去借,賣了廉價的駙馬麵子,才得了幾捆柴,不然那天晚飯就隻能吃生米了。”

阿福好似逆來順受慣了,哀怨了一句,便不再說話,把目標對準桌麵上的那盤牛肉,像隻餓狼,狠狠地撕咬起來。說歸說,看樣子,阿福對公主府裏的下人跟他們主子一樣刻薄的行為也很是不爽。

“嘿,聽說了嗎?由於朔方兵糧匱乏,郭大帥親自率領朔方二十幾萬的士兵在河中一帶耕種稻麥……”

鄰座聚起三個商人模樣的中年男人此時在談論閑事,郭暖耳尖,剛好聽到這句,不由來了興趣。

“阿福,近期時候,在朔方的戰事吃緊了嗎,連朝廷供應的兵糧都不夠了?還得逼的我阿父這個大元帥親自帶頭種起糧食來了?”

郭暖皺了皺眉,輕輕把竹著擱在桌沿,抬頭朝阿福問道。

阿福點點頭,也停下了吃東西,接了話茬答道:

“嗯嗯,照日子來算,老爺也有一年多沒回長安了,上年節度使要照例到宮裏,為的是給皇帝述職報告邊關軍情事宜,老爺當時抽不出身,沒有回長安,聽說朔方那裏戰況不太妙,吐蕃一直發兵侵擾邊境,兩方軍隊都死了很多士兵,而突厥又虎視眈眈,一到戰事激烈的時候,消耗軍糧就會很多。”

“難道邊關就不能有消停的時候?朝廷應該想辦法從各地調兵才是?這樣僵持,很不利於邊境的穩定啊。”

郭暖有些疑惑不解。

阿福一抹嘴,大大咧咧說道:

“哪能呢,上兩個月,剛從邊境傳來消息,吐蕃攻破了甘州、肅州這兩州,大肆擄掠了一番,可苦了那裏的百姓。末了還不是朝廷派了一個使節團到吐蕃議和,賠了一百多萬兩白銀和一批大糧食,被狠狠宰了一頓,才讓這般豺狼心滿意足地退了兵。”

頓了頓,阿福臉色漲的通紅,顯得有些激動,學著郭暖喝酒的樣,一把抓起酒壺,朝嘴裏灌了幾口白酒,辛辣的味道嗆的直咳嗽,緩過氣接著道:

“聽說西南部的羌族也很不老實,仗著有吐蕃的庇護,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部族的幾個長老老是攛掇著羌王反叛天朝,還有打算與住在高原的吐蕃聯合的意思。”

阿福仿佛意猶未盡,抓起一塊牛肉,朝醬碟了蘸了蘸調料,隨即一大口吞囫圇下,接著道:

“唉,正逢國難當頭,這幫節度使還有心思窩裏鬥,要不是同華節度周智光殺陝州監軍,就是成都尹、西川節度行軍司馬嚷嚷要朝廷撥錢作軍費,錢發少了,就暗裏扇動私軍暴動,擺臉色給朝廷看,一到關鍵時候要各地節度使派下轄軍隊出兵支援邊疆,個個到推推搡搡,就是找各種理由不發兵。”

“看來中央朝廷對節度使的掌控能力很是微弱啊,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裂土分疆的可能都有。”

郭暖眉目間隱隱透露出一股憂慮,擰成一道深深的川字型。

“這也是沒法子的嘛,自從安祿山和史思明起兵造反鬧了七八年,雖說最後把他們兩給滅了,但朝廷也元氣大傷,一直極弱貧瘠。加上各地節度使的隱患一直沒消除,各地軍區和朝廷貌合神離,隻是暫時平靜而已。哪像咱家老爺郭大帥,雖說是鎮守一方,手握重兵的節度使,但對大唐皇室可是衷心耿耿,跟那些整日想著謀反的節度使可不是一路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