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上) 赫斯特裏星係概史(1 / 2)

據史學巨著《論森特文明》所載——

赫斯特裏太空文明的繁華,開創於原本一直默默無聞的普柔音係,赫斯特裏動蕩不寧的曆史,同樣是根源於普柔音係,這一切都要從厄斯人對赫斯特裏星係入侵的那一刻開始說起,因為他們入侵的落足點,就宿命般選擇了普柔音——一個極小的恒星星係。

據載,乘坐諾亞7014號這艘巨型太空逃離船的厄斯人,在發現赫斯特裏星係之前,就已經在浩瀚無窮的宇宙太空裏經曆了漫長的漂流,長時間的漂流,使得時間如靜止了一般,讓這艘逃離船上的厄斯人都集體陷進了昏昏欲睡的狀態,而之前遭受過的巨大災難,又無數次使他們從睡夢中驚醒,然後悲傷回望,背後的宇宙太空美麗如昔,無數點星輝正急速地飛離而去……

而從記憶深處爬出的傷痛,讓他們再次麵對了這樣一個現實——銀河係真的已經消失,就在背後這美麗的宇宙太空,永遠的。

當赫斯特裏星係第一次進入諾亞7014號飛船視野的時候,消息傳開,所有厄斯人都激動得沸騰起來,終於靠近了新的星係!終於可以結束宇宙太空了無生趣的漂流之旅!沸騰的時間持續了很久,直到將長期漂流中積累的昏沉抑鬱的感覺全部發泄幹淨。心情煥然一新的厄斯人,才開始用欣賞的目光,從宇宙太空中審視整個赫斯特裏,動情之處,有如用心打量迎麵正盛裝款步前來的情人。

用銀行係文明的方法,厄斯人可以將宇宙太空眾多的星係劃分成三類:橢圓星係、旋渦星係(含棒旋星係)和不規則星係,然而這種方法在赫斯特裏麵前,卻顯得無可奈何的窘迫,因為很難將它簡單地歸入其中一類來進行劃分。

整個赫斯特裏係初看起來是有些像橢圓星係,但也隻是有點像而已,因為細看之後發現它一端顯得寬厚,另一端則往狹小狀收縮,整體看起來更像一個陀螺;更讓厄斯人覺得奇怪的是,宇宙中絕大部分的星係無論外形如何,都會越往中心方向靠攏,恒星分布就會越密集,但赫斯特裏的核心除了有個外形像寬刃匕首的星係外,核心處相當大的一部分空間,看起來幾乎占據整個星係的四分之一,都是虛空的,裏麵幾乎看不到幾個像樣的小星係,這個巨大的虛空外麵,則是兩團外形像鐮刀的巨大星雲,分別從兩端割向整個星係的中央,其狀就像要將中間的巨大虛空完全割沒似的。而兩團鐮刀形狀的星雲,在一端是並攏靠在了一起,在另一端刀鋒處則幾乎要碰撞在一起了,僅餘下一條狹小的空間間開著,使得整個赫斯特裏看起來就像張嘴欲撲的眼鏡蛇頭,又像奮臂欲鉗的螃蟹兩臂。

兩個鐮刀狀的星雲呈熾熱的緋紅色彩,而中央巨大的虛空放射出浩如深洋的蔚藍,紅藍交輝下,使得赫斯特裏在浩瀚的宇宙星輝中,放射出逼人的獨特魅力,尤其是在久漂思所的厄斯人眼中,顯得分外的美麗,堪稱光彩奪目。

厄斯人之所以最終選擇普柔音作為落足點,一是出於謹慎上的考慮,因為普柔音星係就位處赫斯特裏中央那片巨大的虛空之中,與其它星係隔絕出來,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這種隔絕的環境更有利於厄斯人的生存;其二是普柔音的位置剛好在赫斯特裏星係半徑的中點處,既不偏向星係的核心又不偏向邊緣,就厄斯人在宇宙太空積累的生存經驗判斷,這種地理位置的星係環境往往是最適合厄斯人生存和發展的良境,借用生態模擬發生器可以不費多大功夫就可製造出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來。

於是,厄斯人小心翼翼地駕駛飛船駛向了普柔音,在穿入那片巨大的虛空時發現,這裏並不像肉眼看起來那樣虛空,而是濃烈地密布著一種超微粒子,使得飛船在其中航行變得非常的便利,就像遙遠的地球文明時代水上行船一樣。詭異的是,在諾亞7014號飛船就要到達目的地,僅差一萬光年左右距離的時候,飛船突然遭遇到了強烈的粒子風暴,差一點就導致了船覆人亡的悲劇,遭受到巨大驚嚇的厄斯人,從此將這片虛空命名為騰普斯空海,即暴風雪般的太空之意。

厄斯人總算安全抵達了普柔音——這個與銀河係中的太陽係非常相像,卻隻有五顆行星的星係。諾亞7014號飛船降落在第三顆行星上,這顆行星不久之後就被命名為恩迪星,以此來紀念厄斯人漫長漂流曆史的終結,並將整個星係命名為普柔音,以此寄托厄斯人能在赫斯特裏得到嶄新開端的希望。

諾亞7014號飛船的航行記錄表永遠定格在1024.8萬光年,對於依靠此飛船逃出生天的厄斯人,銀河時代的曆史真正成為了過去,而即將會在赫斯特裏這個春天一樣的星係得到重生。

厄斯人的到來是赫斯特裏曆史上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曆史從厄斯人的到來後就開始使用新元曆法紀年,並將這一年標記為新元元年。

盡管這時,厄斯人對赫斯特裏幾乎陌生,不知道其實這裏早早就有了人類文明的足跡,更不可能知道崴裏斯人、浙勾人和森特人在鐮刀星雲的一端稱雄已久,而維登斯人、派爾梯人則是在另一端傳承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