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廣告中兩性角色與性別迷思(1 / 2)

論廣告中兩性角色與性別迷思

學術論壇

作者:黃璜

一、一般廣告中男女性角色

廣告中的男女性角色似乎被定型化了。從整個商業體係上來看,由於經濟能力的相對弱勢,女性總是被視為次要消費者,即使商品目標設定在女性,也多是在強化既有的性別角色。例如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化妝品廣告和內衣廣告,所傳達給我們的信息中就一直隱含著 “物化的女性”這一意識形態。

作為廣告的商品代言人,男性與女性擔任商品代表的人數相當,但是黃金時段(19:00至21:00)的商品代表幾乎由男性掌握,女性隻有在女性化妝品和特殊生活用品中才是代言人。

這些男/女性在廣告中所代表的角色和所從事的工作,往往就是對照著現實生活中性別與職業的現況所設定的。同時這些也是一般人腦中的固有印象,覺得某些工作就應該是由男/女性去從事,這和他/她“與生俱來”的能力有關,而不是從其個人特質出發。那什麼是他/她“與生俱來”的能力呢?其答案就得去社會大眾對性別的成見裏去尋找了。

二、汽車廣告中的兩性角色及性別迷思

作為在廣告受眾的研究中,當廣告受眾同意並認同廣告中人物所處的地位或扮演的角色時,就可能采取主流的意識形態來解讀廣告文本意涵,而這種認同的產生基礎則根植於社會上的階級、性別等觀念。

對汽車廣告中的兩性角色進行分析和比較,可以發現,其中男女性角色特點還是比較明顯和刻板化的。

(一)作為權力核心的男性

在汽車廣告角色的歸納上,從廣告的腳本中可以發現,汽車廣告創意者一般把男性塑造成兩種形象:一是事業成功的白領階層,二是重視親子關係的父親角色,兩種角色有時也會重疊。前者常穿著西裝,作為一種公共領域中象征成功與權威的穿著。而鏡頭也往往喜歡通過對其臉部或手部的特寫來強調他的氣質,如臉部嚴肅專注的神情,等等。而後者的角色,即男性的家庭形象,則千篇一律地是一個關愛子女的好爸爸、愛護妻子的好丈夫,受到家人信賴,是家庭關係中的權力核心。

(二)以依附形象現身的女性

汽車中的女性角色在這樣的脈絡下,往往隻能以依附的形象現身。

在公共空間領域中出現的女性,往往是舉止優雅麵容嬌好的女子,廣告利用她們來對男性的成就予以肯定。雖然她們同樣在公共空間中現身,但鏡頭的焦點以其容貌展示為主。她們所呈現的外在樣貌成了其在此廣告中的價值所在,成為表征上的裝飾性物,甚至被物化為可販賣的商品;在取材為家庭親情訴求的廣告裏,女性最常扮演的角色就是妻子和母親,懷孕生產、分享先生的事業成就、成為家庭夢想的見證人等等。由於她們本身沒有推介產品,所以使得她們淪為一種從屬於該場所的角色,或者說是裝飾性的客體。

(三)案例分析

下麵就以奔馳廣告為例,來分析兩性角色以及其隱含的性別迷思。

Mercedes——奔馳 真情流露篇

1.廣告劇情描述

在學生舞會上,男孩滿足地與另一女孩相擁跳舞,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仿佛享受著這一刻的感動。

在畢業的當天,幾個穿著學士服的男女在校園狂歡,他們揮舞著學士帽,為自己的學生時代做出瘋狂的告別式。

在電梯裏,女人將男人的手移向自己的小腹,男人臉上先是一陣錯愕,當他看著妻子微笑的臉時,才會意過來,也露出笑容,那是初為人父的喜悅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