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對外報道線索(十一)
2012年對外報道線索(十一)
《京都議定書》簽訂15周年
2012年12月,是《京都議定書》簽訂15周年。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舉行。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製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製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該公約正式生效。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部限製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法案。2008年至2012年的承諾期內應在1990年水平基礎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5.2%,此為議定書的第一承諾期,至2012年12月截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北京舉行
201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北京舉行。會議將全麵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並對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必須把握好的重大問題、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大政方針、主要任務等進行具體部署。全國範圍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全覆蓋工作將完成
2012年年底前,我國全國範圍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工作將完成。屆時我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兩項製度的加快落實,可以給全國城鄉居民,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和革命老區的人民帶來福祉,讓城鄉的老年人生活得更加體麵、更有尊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009年,國務院在全國10%的地區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建立了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製度。2011年,國家決定將新農保試點覆蓋麵擴大到全國60%的地區,並同步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將在2012年實現兩項製度全覆蓋。
南京大屠殺75周年
2012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75周年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南京各界都舉行紀念活動。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城,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南京都舉行各界人士參加的悼念儀式,並在南京全城拉警報悼念遇難同胞。
由中國援建的
跨湄公河大橋將完工
2012年年底,由中國中鐵五局與泰國KT公司承建的跨湄公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其中中國政府為大橋的建設提供2000萬美元的資金。
跨湄公河大橋從老撾會曬到泰國清孔,大橋橋長480米。該項目是湄公河上第四座老撾到泰國的跨境大橋。甘肅舟曲災後所有公共服務項目
重建工作將完成
2012年年底前,甘肅舟曲災後所有城鄉居民住房、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項目重建任務將完成,災區的各項生產、生活都將恢複正常。
2010年10月,國務院下發了《舟曲災後恢複重建總體規劃》和《支持舟曲災後恢複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甘肅省政府又下發了《舟曲災後恢複重建規劃和資金安排實施方案》。根據三個文件,舟曲災後重建工作全麵展開。工程規劃總投資額為50.2億元人民幣。
我國“三館一站”將免費開放
2012年12月月底前,我國國有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即“三館一站”)將全部實現向公眾免費開放,中央將“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列入製度性預算當中。
2011年3月7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強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明確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陛質,將支持免費開放工作與建立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經費保障機製緊密結合,確保“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後正常運轉並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按照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後,其人員、公用等基本支出由同級財政部門負擔,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支出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