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聞聲識雅意(1 / 2)

不多時,閑帆師抱著一張古樸的琴和一隻竹笛笑吟吟的走了出來。

輕放在紫竹編製的茶幾上,笑道:“江少俠,這帷幕後正適合撫琴,而這中帷前卻是適合吹奏。”

“自古馭琴者識人,聞聲便可入琴,不知大師到了何種境界?”江瑾瑜也不含糊,順手一搭,輕撚撥弄,那古樸的七弦琴聲出一陣悠悠的顫音,如同鳴瑟的秋蟬般,隨即咧嘴笑著讚道:“真是好琴!”

他現在算是明白這琴閑帆師為何自己去取了,愛這些東西到了一定極致的人,都有著癖好,不願別人輕易觸碰。

閑帆師一笑:“琴者,音律也;慧者,覺者也。淡繁素簡,莫不聞人如琴,人當有七情六欲,皆逃不過紅塵浮華,我也不過是達到了第一境界‘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珠落玉盤’,如曹孟德那般而已,而功名之舉甚是暗淡。”

“大師不必自謙,已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是不知大師為何如此執著?”江瑾瑜一笑,眸子帶著幾分尖銳,追問道。

“江少俠也是聞聲之人,何不用這垂塵之音來會,一來可以雅意,二來可以識人,豈不妙哉?”

“哈哈,如此真是大快人心,還望大師不吝賜教。”江瑾瑜抱拳一笑,拿起一旁的竹笛站到那中帷之前,靜待琴瑟和鳴。

閑帆師也是一擺衣襟,盤膝於七弦琴前,輕拂衣袖,笑道:“自古流螢俱,如此般趁景,那閑某就以宋者文鳳之瑾《秋懷》起聲。”

“原來閑大師意承文鳳之意延師曠之雅,素臨懷秋之意,甚是高明。倒是在下就簡單多了,自胡亂臨箋一曲,以附和風雅之韻,讓大師見笑了。”江瑾瑜一笑,自謙道。

“江少俠自箋?還這般自謙,閑某此番當是先輸了一籌。不過,接下來就看江少俠的笛聲能否壓製我的琴韻。”

“還請大師多多指教。”江瑾瑜一笑,道。

閑帆師一捋花白的胡須道:“好,那閑某就先來,待到各自一曲之後,再合奏。”

“哈哈,好,大師請!”江瑾瑜也沒有再廢話,擺出邀請的姿勢,笑道。

閑帆師屏息凝神,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和之前的儒雅,宛若兩人。

十來吸後,隻見他雙手往七弦琴一搭,那琴像是遇到知音一般,隨著他枯瘦纖長的手指輕撫,一道沁人的韻律在淅瀝的細雨中響起。

指尖流淌出的聲音讓人馳騁,時如展翅欲飛的蝴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清亮亮的流淌著,時如山澗流淌的溪水,嘩嘩地流淌,不時調皮地激起一朵朵浪花,碰碰岸邊的石頭,打個招呼,悄悄話,然後繼續向前流去。

流年的影子,風的歌聲,月的優雅,雨的舒緩急促,歲月的滄桑,絮語千言,道不盡,斷了的琴弦,皆是在那鋪滿指尖的血,定格的年輪,琴聲回旋處響起。

周圍有生命的東西,似乎都定格在這一刻。

許是覺自己沉浸在這歲月滄桑的演繹中,他深吸一口氣,慢慢放鬆下來,但絲毫不失去那種感覺,不出的韻味。

靈巧的手指在琴弦上撥弄起來,時而奔放明亮,時而委婉細膩,時而低沉蕭瑟,令人神往,陶醉在其中。

忽然那透著無數情緒的琴聲,又是一變,清澈明淨的琴聲如此時潺潺的雨絲波蕩開來。

惹人遐想的韻律,又如同來自深穀幽山的清泉,靜靜地流淌,淌過人生的波折,淌過歲月的顛沛,淌過年邁蒼茫洞悉塵世的雙眼,靜靜地流淌著。